环境热点问题观察与分析- 2024-2025-1

授课教师:160007,220509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钱易、唐孝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ISBN9787040295788)

2、辅助教材 :《环境分子微生物学》汪善全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ISBN 978-7-03-071950-8)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生态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介绍其社会效应与背后的机理,结合科普国家政策导向与未来规划,解析相关防控措施及其原理。课程共分十三章,包括与水、土壤、大气相关的“基础”环境问题,同时也包括如COVID-19、“双碳”目标等新兴环境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This course focuses on pressing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priority area highly emphasiz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It primarily introduces the social impa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issues. By integrating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fforts, policy directions, and future planning, the course analyzes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long with their principles.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irteen chapters, covering fundamental environ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water, soil, and air, as well as emerging topics such as COVID-19 and the "dual carbon" goals.

形势与政策-22级环境工程-202425582-于玉(作业已交完)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2024-2025-2

授课教师:170282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科技论文写作》,郭倩玲,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150516,出版时间:2016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随着网络的发展,全球迈进信息爆炸新时代,信息的传播与热度尤为重要。置身快节奏时代,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的高效传递至关重要。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高效率、高速率、高热度等传播特点,图片传播信息的能力远胜于文字。图片符合当下大众浅阅读的习惯和心理。优质的专业绘图能让文章增色生辉,更好揭示科研规律。相比于以前的科研绘图,近年来对专业学术图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校的论文写作课程中,往往侧重对文字的精准性、语言的流畅性、行文的逻辑性进行指导,忽视了专业科技论文绘图的重要性。然而,当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几乎都涉及专业报告图表汇总、实验规律揭示图、数据汇总图、科技封面图设计等图,同时涉及大量抽象概念的图像化,因此,开设专业学术制图技术的课程,通过专业科技图高效揭示科学规律,尤为重要。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主要以Photoshop等绘图工具为基础,讲述专业学术图片的制作。涵盖以下教学内容:绪论、计算机绘图原理与图片属性、素材的搜寻、美化与导入、图片的区域选择与编辑、背景设计、专业制图中的色彩、专业绘图中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文字、数据图、组合图、立体化、复杂不规则元素的设计、装置图与流程图、gif 动态图的设计、图片摘要与封面图等。此外,在本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还贯穿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着诚信至上、推崇原创的精神,鼓励学生设计原创作品,并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课程是学科专业与数学、美学、设计学相结合而成融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绘图设计与美化技巧、创作专业数据图、示意图、封面图,并有机会参与学术论文的写作,将其作品发表在知名刊物、学生也能在更好地在本专业其它课程中展示PPT与成果、提升作业的质量。进一步,还能提升学生申请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的机率(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有利于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更好名次,也可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有利于全面提升本科生专业素养、计算机操作水平、审美能力、思辨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学生本科毕业后在工作职场、读研读博深造中也能利用本课程学习的专业绘图技术,学习本课程有助于顺利完成工作汇报、组会报告展示、毕业论文答辩汇报等多种任务,高效直观通过专业绘图,揭示科研规律,表达复杂的观点,展示较高的职业与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创作出科研性、趣味性、艺术性等元素融为一体的科研绘图成为现代科研顶刊标配。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胡卓锋

水污染控制工程-2024-2025-2

授课教师:006896,040233,120005,180004,180005,200380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高廷耀,顾国维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先修课程:环境学导论,大学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 2. 李圭白、张杰主编,《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3. 张自杰编著《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4. 严煦世编著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

[4]. 5. 吕慧、孙连鹏、陈光浩、吴镝、郝天伟. 《污水生物处理 原理、设计与模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水污染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及生产调试。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水污染控制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水体的污染和自净,污水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前沿技术,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以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监测-2024-2025-2

授课教师:080081,160355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环境监测》(第五版),奚旦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环境监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专业课,该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环境监测涉及的各方面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污染物指标的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布点、采样、监测技能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为污染源调查、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等奠定基础。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政策,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政教育理念,在不同的章节根据课程内容分别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矛盾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等进行思政元素要点提炼,通过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何春, 夏德华

形势与政策-202425732于玉黄星星-23级环院(作业已交完)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学导论-2024-2025-2

授课教师:006896,130015,160178,18027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周北海等,《环境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高廷耀,顾国维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 2. 陈怀满,《环境土壤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8

[2]. 3. 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4. 赵由才,牛冬杰,柴晓利等,《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系统阐述了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内容涉及生态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生态学基础、水体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科学融为一体,即揭露环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又阐明了解决问题、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前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化学实验-2024-2025-2

授课教师:100012,120155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化学》,王晓蓉,顾雪元等, 科学出版社,201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着重探讨污染物来源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和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促进对环境化学领域研究动态及前沿的理解,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杨欣, 骆海萍

大气环境学-2024-2025-2

授课教师:180248,230002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4 [Xiaoyan Tang, Yuanhang Zhang, Min Shao,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rd Editio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2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环境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1]. [Jiming Hao, Guangda Ma, Shuxiao Wa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4th Editio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2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主要讲授大气中发生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大气环境中常见污染现象的理论解释、以及常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原理。气溶胶颗粒对当前备受关注的几个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如雾霾、酸沉降、臭氧层破坏及气候变暖)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本课程对大气气溶胶所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了着重讲授。气相化学也是大气化学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对流层和平流层中自由基和臭氧的生成机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演化机制,与对流层的臭氧污染和平流层的臭氧破坏密切相关。本课程针对环境科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借助丰富的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2024-2025-1

授课教师:190353,210204,220509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二版),刘振学,王力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2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系统介绍实验工作的设计方法、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化学质量控制方法和误差理论等,并对大型统计软件SPSS的应用进行介绍。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系统工程-2024-2025-1

授课教师:170038,180238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环境系统工程,李适宇,江峰,胡嘉镗,杨秀红,科学出版社,第1版,2023年4月

先修课程:环境学导论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该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环境问题,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环境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用科学的方法使得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朝有利的方向进行。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系统与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最优化技术(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环境系统数学模型;河流水质模型;决策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水污染控制规划;案例分析。本课程为后续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关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陈绍晴, 江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16842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生态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006709,130339,210527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编,《基础生态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杨允菲、祝延成编,《植物生态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 2、孙儒泳主编,《动物生态学原理》(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学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现代生态学的一些新思维、新进展、新成就。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方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论文研讨和植物群落调查、案例分析与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讲授内容涉及个体生态适应、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在讲授相关章节时选择针对性强的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应用逻辑推理,分析、解释、说明或论证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双向互动逐步深入,得出结论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生态学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给排水管网工程-2024-2025-1

授课教师:006896,120005,160355,180005,190568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张智主编,《排水工程》(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2)严煦世, 高乃云编著,《给水工程》(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20年印刷

先修课程:水力学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给排水管网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类各有关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牢固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一般掌握给排水管网设计中涉及的管路附属设备、构筑物等的设计,一般了解雨水管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覆盖给水管网、排水管网和泵站的相关知识。课程以课堂教授为主培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及答辩、课堂讨论、(泵站水厂/管网)现场参观实践及讲授等提高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管理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8027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叶文虎,张勇 编著,《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先修课程:《环境学导论》《环境规划》《环境与健康》

主要参考书目:

曾永平 著,《全球环境问题概论》,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以环境决策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管理需求与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环境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环境管理学中的经济学、制度和实施原则、环境管理学中的企业、城市、国家和全球尺度下管理方法、环境管理具体实践与案例。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王成

地下水污染及调查方法-2024-2025-1

授课教师:120216,150012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张人权,梁杏,靳孟贵,万力,于青春 编著,地质出版社,2018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王焰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先修课程: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加强环境科学专业地下水污染及调查技术方面的相关理论基础,综合培养地下水污染基础理论、调查技术及污染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教学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基础;地下水氧化还原过程;地下水痕量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有机物污染;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法与技术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等。课程特点:以地下水水文学(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基本理论为基础,覆盖地下水无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有机污染问题,并针对地下水污染调查及修复方法进行介绍。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社会与伦理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20216,170038,240014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崔凤, 唐国建. 环境社会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一)牢固掌握环境社会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理论;(二)一般掌握因人口、资源、环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因素;(三)一般掌握了解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四)一般了解环境问题与社会变迁。 教学内容:环境社会与伦理学及其理论、环境问题的社会因素、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环境问题与社会变迁。。 课程特点:针对环境科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开阔其环境保护人文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土壤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20216,150012,180004,230514

总学时:61

课程教材:主讲教材:仇荣亮, 环境土壤学, (讲义), 1998 辅助教材:陈怀满, 环境土壤学,(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18

先修课程:《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学导论》、《环境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1)掌握土壤、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土壤环境组成化学;(2)掌握土壤环境过程化学的主要过程;(3)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土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功能以及土壤与环境的质能交换;(4)掌握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净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5)掌握进行土壤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合理利用与管理以及综合评价的技能;(6)了解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土壤环境组成化学、土壤环境过程化学、土壤发生过程与分类系统以及土壤污染修复前沿技术。 课程特点:针对环境科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开阔其专业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在环境土壤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土壤污染修复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搜集及分组讨论,结合国际前沿讲座及野外实习,可达到使授课对象较好把握当前土壤污染现状及相关修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扩展专业知识的目的。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