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024-2(202424496)23级中国语言文学系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2(202425170)22级中国语言文学系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国概况-2024-2025-1
授课教师:120252,210140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张世涛、李波、罗宇《当代中国概况》(讲义),北京语言大学签订出版合同。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孙岩等《中国概况》,海洋出版社,2007。
[1]. 2.肖立《中国概况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3.郭鹏等《 中国概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为外国学历留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在。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国土、人民、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文化、城市、乡村、饮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介绍知识文化的同时,本课程会特别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会更关注中国人价值观的介绍,会分析处在社会剧烈变化期内中国人文化价值观所受的影响和变化,以及这种影响在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以及行为上的具体反映。 本课程将突出教师精讲与师生多互动讨论的授课模式,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中国的认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古今乐府诗赏析-2024-2025-1
授课教师:130290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程俊英 、蒋见元著:《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上下册。
[1]. 郭茂倩撰:《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王运熙著:《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 李晓红著:《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7。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一、乐府运作机制:如《诗经·周颂·清庙》、《大雅·文王》与圣人制礼作乐以教化广土众民。 二、歌辞文本的变形与意义翻新。如汪明荃、罗家英《经典咏流传·鹊桥仙》一歌对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与蔡国权《顺流逆流》的拼合。 三、以乐歌为线索认识人类文化。如从《天马歌》《乌孙公主歌》认识大历史中的人。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2025-1(14)202415720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2023-2024-1
授课教师:004805,070063,220234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 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章经典(第4周到第13周,共34学时) 结合文体发展、政治背景、文体功能,阐释文以载道的思想,选读自先秦至明清的经典文章,采取随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诗赋词曲经典(第14周到第16周,共12学时)开展2次大型讨论,选读历代经典作品进行赏读,结合“知人论世”的赏读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诗、赋、词、曲等纯文学经典。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小说经典(第17周到第18周,共8学时),开展1次大型讨论,选读中国经典小说作品进行赏读,探讨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创作思想、风格与方法之异同,揭示文化内核之差异。 以上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2023-2024-1
授课教师:004805,005939,200579,210520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马工程编写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第2版 郭绍虞等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若干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年。
[1]. 中国历代文论选 (四卷本)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中国文学批评史 罗根泽著 商务印书馆,2015.
[5].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黄海章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6].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张少康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为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覆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论著,对于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中国文学史均有重要意义。任课教师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区分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精华和糟粕,并把古代文论和古代文学作品联系起来,互相印证,加深理解。本课程的教学,从文献出发,不以空泛的概念为重,希望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重要文论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文学观点,大致掌握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内容,对其有比较深入的体会。同时让同学基本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色和价值,加深对祖国文学遗产的认识。 本课程自1996年起为中山大学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英语小说研讨课(Seminar on English Fiction)
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以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交叉融合、教学资源共建为特色,通过对部分英语小说经典作品文本细读与研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审美鉴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中西方文明互鉴的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
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学-2022-2023-2
授课教师:史洪权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本课程使用自编讲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制度史》,吕思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 2.《中国科举史》,刘海峰、李兵著,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2]. 3.《中国婚姻史》,陈顾远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 4.《古代礼制风俗漫谈》,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4]. 5.《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的变迁》,朱子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6.《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1996年版;
[6]. 7.《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中国古代制度对于文学有着全方位和多元化的影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古代的主要制度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等领域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能够有所了解,并掌握制度对于文学产生影响的方式、方法和方面,从而摆脱单纯的“以文学论文学”的局限,实现文学与史学的融通,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嫔御制度与文学;二、娼妓制度与文学;三、婚姻制度与文学;四、封建制度与文学;五、门阀制度与文学;六、科举制度与文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