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妇产科学论证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的妇产科学论证思维》是一门以问题驱动、实践为导向的在线课程,面向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临床医生开设。课程通过典型妇产科案例引导学习者进行诊疗思维的深入分析,涵盖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操作的关键知识。通过线上讨论和互动式学习提升临床分析和决策能力。学生反馈显示该课程帮助他们建立了系统的妇产科诊疗思维,并提升了对复杂病例的分析和应对能力。优势在于课程内容贴近临床实践,采用多媒体资源强化学习效果,但劣势在于内容较为密集,需配合线下学习以更好掌握知识点。本课程作为在线课程,特色在于以真实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丰富的案例和专家视频讲解,帮助学生培养科学严谨的妇产科诊疗思维,弥补传统课堂在实践技能训练上的不足。创新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使本课程在同类课程中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医学翻译入门-2023-2024-2

授课教师:041014,051078,091058,101004,101046,131150,131162,141154,141162,230506,812147,81227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González-Davies, M., Montalt, V. (2014). Medical Translation Step by Step: Learning by Drafting. British: Taylor & Francis.

[1]. 2、Davi-Ellen Chabner (编)(2017). 医学英语教程(第11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医学翻译入门》是一门针对医学本科生设计的公共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医学翻译所需的初步知识与能力。课程将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帮助学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认识医学领域常见的文本类型和翻译需求,掌握医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正确的术语使用和翻译方法。探讨医学翻译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医学伦理意识,提高医学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将医学和翻译领域相结合,促进跨学科理解。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医学和语言之间建立桥梁,提高跨学科沟通能力。本课程强调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使学生了解医学翻译在国际医疗合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国际化思维。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普通外科不“普通”

本课程采用最新医学教学理念,通过运用成果向导教育理念,从目标出发,反向设计授课内容,并应用模块化课程设计,将普通外科疾病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区块化讲解,以视频讲授结合习题方式向学员普及普通外科学知识。

本课程将分系统模块向学员讲授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内容包括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措施以及疾病的预防等。

对于社会公众及非医学专业学生:学员通过学习将了解普通外科常识及常见疾病的分类,对于普通外科疾病的知识普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本科):本课程可以使医学生们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和高层次医学人才。同时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诊断思维,为今后的医生生涯奠定基础。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课程负责人:张昆松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

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具备扎实牢固的临床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手术操作能力。目前已全面、系统地掌握肝脏疾病、胆道系统疾病、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和综合治疗。专长于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胰腺肿瘤、胆道系统良性疾病(如胆石症等)、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本专业临床工作经验,对于复杂案例、疑难病例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有丰富的经验。

【研究方向】

主攻肝胆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综合治疗以及肿瘤复发转移的精准防治,并在硕士、博士阶段由浅入深,逐步开展了同类肿瘤的多项研究工作,夯实了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至今已主持省级基金资助课题3 项,参与了省级及以上基金10余项。

【教育工作】

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承担毕业前、毕业后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擅长模拟教学、医学人文教学、医患沟通及临床思维教学等。近年来专注于医学教育改革及教师发展。长期担任中山大学国家临床技能大赛骨干教官、广东省医师协会住培师资培训班授课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住培师资培训班授课专家。多次获得院级、校级、省级教学奖励及优秀教师称号;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项;主持省级、市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


教师: 张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