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02421681-22级公共卫生学院-王良慧于玉(作业已交完)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医学影像学-2023-2024-2(4)

授课教师:830998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孟悛非,冯仕庭主编,《医学影像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十四五”医学规划形态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郭启勇. 实用放射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 2. 唐光健、秦乃姗.现代全身CT诊断.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13

[2]. 3.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3]. 4. 田家玮、张运、姜玉新 超声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5. 教学网站 http//jpkc.sysu.edu.cn/2006/fszdx/index.htm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医学影像学包括影像诊断和影像介入两部分,是医学本科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医学基础过渡到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随着科学技构包括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和新的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原先单一的X线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已发展成为包括CT、MRI、DSA、US、PET和影像介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学》。学生在完成病理学和部分诊断学课程后开始教授《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CT、MRI、DSA、超声、介入等内容;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PACS、远程诊疗、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内容也不断融入《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之中。《医学影像学》属于形态学科但随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有关人体各项机能的检测的内容纳入《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之中。教学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重视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理论讲授要注意与阅读影像学图像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如解剖和病理标本、模型、计算机教学软件、电脑、网络等方法,避免抽象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影像学要密切联系临床,联系和印证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学科的有关基础理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讲多练,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片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寓思政、医德于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德育、智育的全面成长。 《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将医学影像学理论分为要求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综合诊断能力。通过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原理,掌握常见疾患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介入治疗的原则;熟悉各类影像检查技术在各系统疾病的应用特点;了解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和新技术;能综合运用医学影像学信息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卫生法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012070,080117,120131,150178

总学时:2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孙冬冬主编《卫生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三版 2、辅助教材 (1)境外教材,齐安平,安·玛丽·杜盖主编《BIOTECHNOLOGY,MEDICINE AND LAW》,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2)陈云良主编《卫生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

先修课程: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主要参考书目:

1、胡汝为著:《医药卫生科技的政府管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

[1]. 2、胡汝为著:《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

[2]. 3、【美】劳伦斯.高斯汀等著,苏玉菊等译:《公共卫生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

[3]. 4、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后续研究课题组:《环境与健康法(学者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

[4]. 5、赵万一主编:《医师法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卫生法学》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法学概论、医生权利及专业意理、卫生行政法、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患者安全、法律政策与实务、全球卫生法、医药政策、死亡的权利、精神卫生法、执业医生法、医疗事故处理与侵权责任、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行政、民事及刑事诉讼救济等丰富的内容,不仅从政策和价值考量(如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和医疗卫生安全等因素)方面及立法形式上,同时也从监管机制和体制建设上,为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创新性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卫生法学》课程特点在于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紧紧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和融入,把专业知识传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联系起来,运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层次结构聚焦教育,调整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层面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将“健康第一”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对《卫生法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锻炼跨学科研究的思维,并亲身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全方位向学生展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学理论体系,体现重点高校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1+1>2”的效应,对医学生的培养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完善补强。法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教学模式的课程目标与任务在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从文献阅读、理论教学、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掌握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和前沿探讨,在卫生法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交叉学科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思辨思维植于医学专业学生的身上。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培育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精神,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卫生毒理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012070,014042,050041,070163,110034,120278,130317,160263,190507,210538,230192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毒理学基础》 孙志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17 2、辅助教材:《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孙志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18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生活中的毒理学》 吉尔伯特主编, (周志俊,顾新生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 2.《现代毒理学》 庄志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3. E. Hodgson. Modern Toxicology, the 1stedi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与机制,以及中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三大研究领域。毒理学基础兼有基础科学与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毒理学基础要求学生既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其应用的范围和相关评价技术。此外,通过实验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手段。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医学统计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014075,014081,030031,130278,140031,160234,210101,230583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医学统计学》 郝元涛,邱洪斌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13年12月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医学统计学实习指导》陈雯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20年9月

[1]. 《Medicine Statistic and Computer Experiments》 JIQIAN FANG World scientific 第二版 2014年3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原理、方法与医学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医学临床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根据培养目标,医学统计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掌握对医学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与时俱进,开拓视野,密切联系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基本统计问题。 该课程的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着重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数理统计公式、用途及其应用条件,但不要求掌握其数学推导;要求学生熟悉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内在联系,为其运用到临床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撰写医学论文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着重教授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统计学是方法论科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基础原理可帮助学生从“根”上理解掌握统计学方法,为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可能);着重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要求学生一般掌握有关数理统计公式、用途及其应用条件,但不要求掌握其数学推导(医学统计学又有应用科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内在联系。 3.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课讲授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的例题,实习课结合理论课讲授的知识进行案例讨论,SPSS软件示范具体的操作过程。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预习理论课着重讲授的内容,主要讲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掌握整理医学资料的正确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图表的绘制以及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和统计学检验的操作步骤,并独立完成习题的统计报告。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17027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卫生统计学Ⅱ-2024-2025-1

授课教师:030031,110079,130278,140031,160234,160235,180404,220562,23058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卫生统计学》,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7。 2、辅助教材 李晓松主编, 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方积乾主编,第2版,2019。

[1]. 2、《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上海科技出版社,方积乾主编,第4版,2012。

[2]. 3、《医学统计学实习指导》,中山大学出版社,陈雯主编,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卫生统计学》是面向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指导学生具备初步医学科研的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山大学的《卫生统计学》课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来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学科发展,已组建起一支素质高、责任感强的教学队伍,并拥有较好的教学条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具备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具备数据说话的科学世界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山大学《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上不断取得进步;他们成功创建了面对全日制学生的国家精品课程《医学统计学》(2008)、国家双语示范课程《Medical Statistics》(2010)、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Medical Statistics》(2011)、国家资源共享课《医学统计学》(2012),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医学统计学》(2017基础篇,2020高级篇),广东省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卫生统计学》(2020),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卫生统计学》(2023年)。《卫生统计学》于2019年秋季开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模式,总课时90学时,其中线下形式为主的理论课与线上形式为主的讨论课比例大致为1:1。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碳中和与健康可持续发展-2023-2024-2

授课教师:14016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陈迎,巢清尘等.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

[1]. 2、秦大河.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18.

[2]. 3、AJ McMichael 著. 张永慧, 马文军, 译. 气候变化与健康—风险与应对.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 4、生态环境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 生态环境部, 2020.

[4]. 5、王学东. 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与各国政策研究. 时事出版社, 2014.

[5]. 6、相关网站:

[6]. ①中国气象局:http://www.cma.gov.cn

[7]. ② IPCC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http://www.ipcc.ch/

[8]. ③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性非传染病的数据:http://www.who.int/gho/ncd/en/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碳中和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课程将围绕“碳中和与健康”介绍: 1、碳中和的科学内涵; 2、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 3、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 4、气候变化应对; 5、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和协同效益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R语言与数据管理:从入门到进阶

授课教师:170213,190022,200250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Robert I. Kabacoff(作者), 王小宁, 刘撷芯, 黄俊文等(译者). R语言实战(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R语言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科学数据分析编程语言之一。本课程聚焦R语言在医学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主要讲授R语言概述、重要程序包、数据输入输出、数据集创建、数据管理、控制流、批量运算、可视化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毒理学之历史案例分析

课程负责教师:邢秀梅

总学时:36

主要参考书目:

《毒理学基础》,第7版,主编:王心如,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8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毒理学之历史案例分析》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教师团队精诚合作、通力打造,共同呈现。本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将故事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文医融合,谈古论今,古为今用”的授课理念,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却专业型较强的毒理学知识以科普的方式精彩呈现。

        毒理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也是临床医学、药学、法医学等的重要基础学科。现代毒理学主要研究化学、物理、生物等外源有害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与机制,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兼备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性,在化学品、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职业与环境有害因素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掌握相关毒理学知识和技能,对于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护公众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以一系列著名历史事件为案例,例如:拿破仑死亡之谜、古罗马宫廷灾难,以及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痛痛病、反应停事件、切尔诺贝利事件等。此外,还纳入了现实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新型污染物等热点问题与相关事件。我们将从毒理学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解读相关毒物与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的关系,并汲取经验教训。同时,联系现实生活,了解在实际生活与工作环境中,毒物可能的接触方式  及其健康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

        《毒理学之历史案例分析》具有以下特色:一、课程设置巧妙,在充分彰显毒理学特色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二、以科普方式讲授,通俗易懂、受众面广。三、内容饱满且实用性强。课程内容涉及环境毒理学、食品毒理学、靶器官毒理学等多个毒理学分支学科。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可帮助学员掌握相关毒理学知识,并转化为常识来指导健康生活。

        欢迎大家进入《毒理学之历史案例分析》课堂,期待与您一起拨开毒理学的神秘面纱,了解事件背后的科学真相,领略毒理学的独特魅力!

卫生毒理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12070,014042,050041,070163,110034,120278,130317,160263,190507,210538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毒理学基础》 孙志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17 2、辅助教材:《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孙志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18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生活中的毒理学》 吉尔伯特主编, (周志俊,顾新生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 2.《现代毒理学》 庄志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3. E. Hodgson. Modern Toxicology, the 1stedi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与机制,以及中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三大研究领域。毒理学基础兼有基础科学与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毒理学基础要求学生既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其应用的范围和相关评价技术。此外,通过实验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手段。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医学统计学-2022-2023-2

授课教师:014032,014178,030031,180404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郝元涛,邱洪斌《医学统计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 2、辅助教材:《卫生学》第八版 朱启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卫生统计学》方积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 2012年8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原理、方法与医学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医学临床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根据培养目标,医学统计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掌握对医学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密切联系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基本统计问题。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临床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撰写医学论文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本课程着重教授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着重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数理统计公式、用途及其应用条件,但不要求掌握其数学推导;要求学生熟悉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内在联系。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流行病学-202310609

授课教师:014044,014077,014185,060190,100007,130008,130214,140166,160232,170213,180228,190022,200250,220537,23055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八版),人卫出版社,2017.7 2、辅助教材:张卫东主编,流行病学实习教程,人卫出版社,2017.8,第2版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统计等

主要参考书目:

1.李立明 总主编 王建华 主编. 流行病学(第一卷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 2.Robert H. Friis, Thomas A. Sellers, ed. Epidemiology for Public Health Practice (Fifth edition),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既是方法学,又是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流行病学着重要培养学生的流行病学群体思维的观点,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工作奠定基础,并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人群健康问题。 本学科为4学分,教学时间90学时,教学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流行病学的应用。 本学科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同时结合研究实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R语言与数据管理:从入门到进阶-2022-2023-2

授课教师: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Robert I. Kabacoff(作者), 王小宁, 刘撷芯, 黄俊文等(译者). R语言实战(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R语言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科学数据分析编程语言之一。本课程聚焦R语言在医学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主要讲授R语言概述、重要程序包、数据输入输出、数据集创建、数据管理、控制流、批量运算、可视化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