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象学理论与实验-202412296

授课教师:120037,190298,190332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学术论文等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

主要参考书目:

自编讲义、学术论文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应用气象学理论与实验,致力于增进学生对建筑气象、城市气象、边界层气象及工程气象基础知识的了解,同时初步学习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CFD)理论,并能使用CFD软件求解室内空气流动和单个建筑或多个建筑绕流的上机实验,同时了解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红外相机、热电偶与数据采集设备、自动气象站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数值实验和仪器操作实验,为今后相关应用气象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及熟悉基本操作。课程重点为建筑气象、城市气象以及边界层气象相关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CFD)理论。课程难点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CFD)软件实际操作的实现。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24109-2023级大气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2025-2(202424106)大气22级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地外宜居性与生命搜寻-2024-2025-2

授课教师:160272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Life in the universe (fifth edition), Jeffrey Bennett, Seth Shostak, Nicholas Schneider, Meredith MacGreg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1].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Charles Langmuir, Wally Broeck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How to find a habitable planet, James Kast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围绕核心问题“地外天体宜居性与生命搜寻”展开。得益于过去几十年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深空探测任务的持续展开,以及多个基础学科的独立发展与交叉融合,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经从一个常见的科幻题材逐步升级为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本课程首先简短回顾人类的太空探索历程,随后对四大起源与演化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即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以及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在讲述每个主题的过程中,将对必要的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背景知识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总结梳理,以保证仅具有高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基础的学生也能够基本理解本课程的主体内容。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崔峻

深空探测与星球宜居性-2024-2025-2

授课教师:160272,20031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国内外无适用的相关教材,讲授内容将基于自编讲义和PPT。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Life in the universe (fifth edition), Jeffrey Bennett, Seth Shostak, Nicholas Schneider, Meredith MacGreg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1].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Charles Langmuir, Wally Broeck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How to find a habitable planet, James Kast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随着航天技术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于2007年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自此进入了深空探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代。深空探测的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增加人类对地球以外太空的认知,特别是揭示地外天体的宜居性条件,从而更好的理解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2、随着地球资源日益枯竭,和平利用与开发地外资源,推动太空经济的发展,拓展人类的生存疆域。如今,深空探测已经构成了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是国家部署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开展学科交叉的前沿阵地。本课程将结合国内外已经开展或未来即将开展的地外天体探测计划,梳理天体的宜居性条件,围绕几个核心自然现象或过程介绍地外天体环境的多样性。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外行星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我们如何搜寻地外文明?我们熟知的一些地质活动如火山爆发、板块运动如何影响一个星球的宜居性?这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均可以在本课程中得到启示。本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深空探测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沿进展,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并培养逻辑思考能力、想象力、及批判能力。此外,本课程涉及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航天工程等众多领域,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充分领略学科交叉的魅力,认识到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不同分支殊途同归,以及不同领域科学家为解决一个特定的重大科学问题所作的不懈努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崔峻

大气化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130350,140211,200022,230161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教材自编,教学大纲中所列的讲义均有详细的ppt课件

先修课程:大气科学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 D. Jacob,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1]. 2. 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 高教出版社,2006.

[2]. 3. Seinfeld and Pandi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rom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6.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大气化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大气的组分及其形成机理、传输等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包括大气的基本结构及组成,基础化学动力学,大气辐射和光化学的基本原理,对流层化学及平流层化学,大气气溶胶化学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大气传输的基本原理,大气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大气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大气化学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物理化学基础及有机无机化学基础,它同时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发展的学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大气化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30350,140211,200022,230161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教材自编,教学大纲中所列的讲义均有详细的ppt课件

先修课程:大气科学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 D. Jacob,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1]. 2. 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 高教出版社,2006.

[2]. 3. Seinfeld and Pandi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rom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6.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大气化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大气的组分及其形成机理、传输等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包括大气的基本结构及组成,基础化学动力学,大气辐射和光化学的基本原理,对流层化学及平流层化学,大气气溶胶化学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大气传输的基本原理,大气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大气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大气化学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物理化学基础及有机无机化学基础,它同时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发展的学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形势与政策-2024-2025-1(17)202417067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动力气象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04146,170132,180176,19027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贺海晏,简茂球,乔云亭,杜宇,《动力气象学》(第二版),气象出版社,202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

主要参考书目:

1、杨大升,刘余滨,刘式适,《动力气象学》(修订版),气象出版社,1983。2、Holton J R, Hakim G J.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5th Edition),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2。3、吕美仲,等,《动力气象学》,气象出版社,2008。4、Holton J R, Hakim G J.著,段明铿,王文,刘毅庭译:动力气象学引论(第五版),2019,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李崇银, 刘喜迎. 高等动力气象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7。6、刘式适,刘式达.大气动力学(上,下册).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 说明:这些参考书都是与课程相关的书目,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查到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章节来阅读。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了解和牢固掌握大气动力学中的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掌握处理大气动力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并对近代动力气象学理论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方程组的尺度分析;P坐标与广义垂直坐标运动方程组;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环流和涡度、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大气中的准地转运动;大气中的波动;大气波动的稳定性;大气能量学。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和应用气象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实质上是流体力学在大气运动中的动力学应用。修读该课程需要等高数学和流体力学的知识作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