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olment options

深空探测与星球宜居性-2024-2025-2

授课教师:160272,20031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国内外无适用的相关教材,讲授内容将基于自编讲义和PPT。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Life in the universe (fifth edition), Jeffrey Bennett, Seth Shostak, Nicholas Schneider, Meredith MacGreg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1].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Charles Langmuir, Wally Broeck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How to find a habitable planet, James Kast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随着航天技术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于2007年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自此进入了深空探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代。深空探测的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增加人类对地球以外太空的认知,特别是揭示地外天体的宜居性条件,从而更好的理解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2、随着地球资源日益枯竭,和平利用与开发地外资源,推动太空经济的发展,拓展人类的生存疆域。如今,深空探测已经构成了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是国家部署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开展学科交叉的前沿阵地。本课程将结合国内外已经开展或未来即将开展的地外天体探测计划,梳理天体的宜居性条件,围绕几个核心自然现象或过程介绍地外天体环境的多样性。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外行星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我们如何搜寻地外文明?我们熟知的一些地质活动如火山爆发、板块运动如何影响一个星球的宜居性?这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均可以在本课程中得到启示。本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深空探测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沿进展,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并培养逻辑思考能力、想象力、及批判能力。此外,本课程涉及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航天工程等众多领域,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充分领略学科交叉的魅力,认识到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不同分支殊途同归,以及不同领域科学家为解决一个特定的重大科学问题所作的不懈努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Teacher: 崔峻
Guests cannot access this course. Please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