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02421393 物理学院 22级 南校 朱亚坤周寒 126人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朱亚坤, 周寒

形势与政策-2024-2(202421417)23级物理学院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周琦, 李峥

大学物理(理)下-202421433

授课教师:030114,080111,090056,19013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理)上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赵凯华, 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 2.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3.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 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3]. 4.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 5. 《费曼物理学讲义》1-3卷,费曼(著),李红芳 等(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介绍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贺彦章

大学物理(理)下-202421434

授课教师:030114,080111,090056,19013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理)上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赵凯华, 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 2.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3.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 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3]. 4.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 5. 《费曼物理学讲义》1-3卷,费曼(著),李红芳 等(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介绍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贺彦章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2024-2025-2

授课教师:006234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讲义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与数字电路

主要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1].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1

[2]. Arduino程序设计基础,陈吕洲编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5.02

[3]. Altium Designer 20 电路设计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孟培,段荣霞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1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信息领域中开发与设计等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灵活性与广阔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资料查找分析、单元电路设计、系统电路分析、整机联调、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处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熟悉电子线路中各种常用元器件,并且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写好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设计电路的能力,锻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学生做相关的毕业论文和以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实验是在电子技术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项目: A. 开设直流稳压电源的焊接与调试。 B. 开始印制电路板设计。 C. 开设Arduino模块及传感器实验,完成电路设计,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功能。 D. 开设物理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分组选题,完成从原理分析、器件选型、系统设计、焊接装配、调试验证等完整电子设计流程。 课程具体内容: 1) 自行设计电路和元件选取; 2) 用通用板或者印制板工具软件规范地完成电路的布局、布线工作; 3) 在实验室加工组装,完成各模块的制作和系统的联调工作; 4) 演示制作的实物并提交按课程项目报告模版编辑的设计报告。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大学物理(医)-2024-2025-2

授课教师:006530,080023,190283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医用物理学》 陈仲本 况明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医用物理学》 喀蔚波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2.

[1]. 2、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 3、 《大学物理学:力学、电磁学》(B版)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4、 《大学物理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B版)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医科专业学生介绍经典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分子动理论、电磁学、波动光学和原子物理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田学增

物理学专业实验-2025春季学期

授课教师:006415,070074,140015,140019,140063,170122,170239,190282,190301,190302,190519,200136,200191,210129,210286

总学时:68

课程教材:任课教师自编讲义 物理学专业实验讲义,马杰、沈冰、王为、董建文、陈晓东

先修课程:《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

主要参考书目:

1. [美] 大卫 J.格里菲斯 著,王青 译,《粒子物理导论》,翻译版·原书第2版;

[1]. 2. http://root.cern.ch,《ROOT手册》;

[2]. 3. https://journals.aps.org/prl/

[3]. 4. 【美】P.R. 塞尔文 【韩】河泽集 主编,罗建红 主译,《单分子技术指南》,科学出版社

[4]. 5. 【美】R. 菲利普斯, J. 康德夫,J.塞里奥特 著,涂展春,王伯林等译,舒咬根 校,《细胞的物理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1. 绪论课(4 学时) 2. 实验研究项目 (64学时) 2.a) 光学物理模块(16学时) 2.b)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模块(16学时) 2.c) 凝聚态物理模块(16学时) 2.d) 软物质物理模块(16学时)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电磁学-2024-2025-2(8)

授课教师:030114,110161,120036,160040,180082,180172,180173,180293,190063,190302,200260,200320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赵凯华、陈熙谋,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梁灿彬等,电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 [2] 贾起民等,电磁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3] [美]哈里德等,物理学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4]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2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5] R. Wolfson, J. M. Pasachoff, Physics: extended with modern physics,

[5]. Glenview, Illinois: Scott,Foresman and Companny, 1990.

[6]. [6] D. R. Frankl, Electromagnetic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7]. Prentice-Hall, Inc., 1986.

[8]. [7] 宋德生,李国栋.电磁学发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 [8] 赵凯华、陈熙谋 《电磁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电磁学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物理类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学生在修读本课程之前,必须具备高等数学、力学等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 1.理解电磁学赖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实验基础——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理解场概念,以及电荷激发电场、电流激发磁场的物理图像与基本规律; 3.理解电磁场能量密度概念、电磁场的物质属性及其存在形态,理解电磁场与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4.理解导体静电感应、导体导电、介质极化与磁化的物理图像; 5.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本质; 6.掌握简单的静电场问题、静磁场问题、电磁感应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7.了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及其与伽利略变换之间的矛盾,以及时变电场与磁场互相激发的普遍规律;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以及电磁波能量和能流的含义; 8.通过对电磁学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具备分析与解决电磁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大学物理(工)下-202421458

授课教师:080111,100173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上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赵凯华, 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1]. 2.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2]. 3.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 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4.

[3]. 4.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工科专业学生介绍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周舟

大学物理(工)下-202421454

授课教师:080111,100173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上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赵凯华, 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1]. 2.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2]. 3.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 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4.

[3]. 4.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工科专业学生介绍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周舟

热学-2024-2025-2

授课教师:006362,080111,090203,170237,180297,210528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新概念物理学教程——热学》,赵凯华 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5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热学》,刘玉鑫,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 (101计划核心教材)

[1]. 2.《热学》,宋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101计划核心教材)

[2]. 3. 《热学教程》,黄淑清、聂宜如、申先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4. 《热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校国家级规划教材,2015

[4]. 5. 《热学》,秦允豪,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校国家级规划教材,2018

[5]. 6.《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7.《统计物理学》,苏汝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热是微观物质运动的宏观体现这一重要的物理图像,学会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热现象及其规律,以及初步了解建立联系宏观与微观的统计桥梁。从知识点上来看,本课程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物理量的联系,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热力学定律以及一些热学研究前沿介绍。 要求学生需要牢固掌握热学基本状态量(温度、压强,内能、熵等)的定义和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观察的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应用,掌握平衡态、可逆过程和准静态过程等重要热学概念,理解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能量均分定理的重要模型结论。另外对麦克斯韦-波耳兹曼能量分布律,以及理想气体模型和卡诺定理应用等则要求一般掌握,对基本的物理现象可以建立相关的图像。对于量子理想气体,物质的聚集态、连续相变等有相关后续课程,对知识面要求比较高,目前学生还不具备基础的内容,则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对热学前沿——非平衡过程的内容主要以介绍为主。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田学增

量子力学-202421422

授课教师:060065,120036,170226,210102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 周世勋、陈灏《量子力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先修课程:经典物理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曾谨言《量子力学》上下,第5版,科学出版社, 2013

[1]. 2. 大卫-格里菲斯《量子力学概论》英文注释版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 3. 科恩-塔诺季《量子力学》第一卷、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讲述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问题和应用,包括微观体系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对易关系及其期望值、态的运动方程、态和力学量的表示理论、电子自旋和多粒子的全同性原理和波函数的交换对称性等基本概念,典型问题(量子阱、线性谐振子、中心场和氢原子、以及电磁场中)的量子态的求解、微扰法、量子跃迁和量子散射的基本问题和计算方法。本课程是为物理、光学信息与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开设的,学生应具备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贺彦章

神奇的粒子世界(核心通识)-2025春季学期

授课教师:14006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神奇的粒子世界》,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著,丁亦兵、乔从丰、任德龙、李学潜、李琳/译,科学出版社,2012.10出版

[1]. 《粒子物理导论(第二版)》,杜东生,杨茂志著,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530271,2017年出版。

[2]. 《粒子探测技术》汪晓莲,李橙,邵明,陈宏芳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12022999,2009年出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粒子物理成果层出不穷,众多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该领域先驱。该课程将为广大本科生普及物理前沿进展。本课程内容包括,介绍组成物质世界组成的初步知识,阐述粒子基本性质,介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了解基本粒子分类与相互作用性质以及相关数学和图形工具。我们将介绍如何探测基本粒子?如何加速粒子并对撞产生新粒子、研究新物理现象?同时,我们将关注当代高能物理研究热点,尤其是中微子和暗物质物理等。我们将介绍物理的中国贡献和发展情况。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唐健

大学物理(理)下-202421448

授课教师:030114,080111,090056,19013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理)上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赵凯华, 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 2.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3.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 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3]. 4. 《物理学基础》 D. Halliday et. al.,(著),张三慧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 5. 《费曼物理学讲义》1-3卷,费曼(著),李红芳 等(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物理学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介绍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求解较复杂的问题,训练学生使用物理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文豪华

开放物理实验-2023-2024-2

授课教师:006415,14006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三版),ISBN9787040511499,赵凯华 罗蔚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1]. [2] 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第二版),ISBN9787040176803 ,赵凯华 罗蔚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3] 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三版),ISBN9787040363777,梁灿彬 秦逛戎 梁竹健,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4] 光学 ISBN:9787040489323,陈敏,赵福利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5] 基础物理实验,ISBN9787030433114,沈韩等,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5]. [6] 斯蒂芬.沃尔夫勒姆,Wolfram语言入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6]. [7] 宋楠,韩广义,Arduino开发从零开始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面向物理学院拔尖计划2.0本科生,课程内容是提供开放性物理主题(来自于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历年赛题和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等),考察点主要覆盖基础物理学知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强调学以致用,以科研探索为主要方式,以开放性实验为手段,逐渐找出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理论、模拟和仿真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发现新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设主题培训,核心内容包括数理建模、实验设计与实践、展示和交流三个部分。该实验课程还包括安全培训,实验室使用规范等基本要求。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强调以实践为主导,课后练习根据实际课题开展;讲解过程强调发现物理新现象、抽象物理规律、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而非推导细节,按选题需求查阅参考文献和调研前沿进展。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力学-202416583

授课教师:030114,060065,090036,120299,130259,150193,180138,190308,200048,210528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力学》 (第1版) 漆安慎,杜婵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1]. 《力学》 (第2版) 张汉壮,王文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

[2].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 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3]. 《基础物理教学问题选讲》 罗蔚茵,郑庆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3月

[4]. 《力学》 (第2版)钟锡华,周岳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5].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Vol.1, R. P. Feynman, R. B. Leighton, M. Sands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重在使学生牢固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培养其灵活的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涉及到质点运动、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连续体力学、振动与波、万有引力、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教学的过程中会突出重点内容,注重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物理学中的概念,同时涉及到物理理论的发展演化以及科学前沿,教会学生物理的研究方法,培养其科学的态度和素养,激发学生的对于物理学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其它课程和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