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选项

编译原理-202420160

授课教师:004973,200082,220175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 A. V. Aho, M. S. Lam, R. Sethi and J. D. Ullman, 编译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

主要参考书目:

[2]陈火旺等,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第3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1]. [3]陈意云,编译原理和技术(第2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2]. [4]N.Wirth, 算法 + 数据结构 = 程序,科学出版社,1984(曹德和等译)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随堂测验以及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编译程序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并通过配套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对一个完整的编译程序有清楚的理解。本课程主要讲授正规式与有穷自动机,上下文无关文法,递归下降预测分析技术,非递归的预测分析技术(LL(1)分析),自底向上的LR分析技术(包括LR(0)、SLR(1)、LALR(1)、LR(1)等分析技术),语法制导翻译技术(包括L-属性定义和S-属性定义、语法制导定义与翻译模式、语义分析和类型检查、各种语句的翻译等),局部优化与循环优化、简单代码生成技术,运行时的存储管理等。本课程的特点是既有非常完整与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兼有较强的工程性和技术性。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李文军
访客不能访问此课程,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