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与文化旅游-2023-2024-1
授课对象: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门类: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
•Melanie S . Issues in cultural tourism studies[M]. Routledge, 2003.
•Hyung yu Park. Heritage tourism. Routledge[M] ,2014
•Laurajane Smith. Uses of heritage [M]. Springer New York, 2014
•Waterton, E. , & Watson, 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eritage Research [M].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5
•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8
•贝拉.迪克斯. 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选读书目:
•David, Lowentha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Harrison R. Heritage : critical approaches[M]. Routledge, 2013.
•Walton J. Histories of tourism : representation, identity, and conflict[M].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10.
•Svensson, Marina; Maags, Christina.Chinese Heritage in the Making : Experiences, Negotiations and Contestations [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8
课程简介:
第一讲 引言。2学时。讲授遗产旅游研究的趋势,介绍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讨论考核方式与标准,建立教学微信群,讨论上课形式与作业量,讨论小组作业分组方式。
第二讲 遗产内涵与本质。2学时,主要讲介绍遗产与历史/过去、遗产与话语的关系,重点介绍批判遗产理论。
第三讲 遗产的旅游吸引力。4学时,主要介绍遗产与身份认同、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情感的关系,重点介绍遗产的的吸引力形成与认同的关系。
第四讲 遗产旅游者。2学时,重点介绍遗产旅游者的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类型与旅游动机。
第五讲 遗产旅游产品。4学时,重点介绍遗产与真实性、遗产与解说的关系,特别是遗产的真实性问题如何影响旅游体验及旅游产品开发。
第六讲 遗产的展演。2学时。重点介绍展演范式与遗产商业化的关系,以及遗产如何进行可参观性生产。
第七讲 遗产旅游地。4学时。重点介绍遗产地发展演变的几种理论演变模型,特别是创造性破坏模型以及RICI模型,介绍遗产地发展如何创新与扩散。
第八讲 遗产旅游地居民。4学时。重点介绍遗产认同的概念产生及其意义,介绍遗产地居民遗产责任如何产生及其影响。
第九讲 遗产旅游地企业。2学时。重点讲述遗产地社会责任感与遗产认同,以及遗产地保护与当地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第十讲 遗产化与旅游化。2学时。重点讲述遗产化的过程及其旅游发展演变的关系。
第十一讲 遗产旅游的全球化与地方化。2学时。重点介绍遗产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关系,及其在旅游背景下如何相互作用。
第十二讲 遗产旅游影响。2学时,主要介绍遗产旅游产生的各种影响。
第十三讲 遗产旅游与制度、政策。2学时。重点介绍遗产旅游与制度、政策的相关关系,特别是保护地体制设计相关。
第十四讲 新型遗产与旅游。2学时。重点介绍书法景观、声音景观等新型遗产旅游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第十五讲 中国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现状与趋势。2学时。重点介绍中国的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的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师: 张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