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理论

总学时:48

课程教材:《儿科学》第9版,王卫平主编

主要参考书目:

1.江载芳,申昆玲、王天有,《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1].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儿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常见病发生原因、预防和诊断治疗方法,为学生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儿科学分为三个领域: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儿科学研究内容日趋重要。临床儿科学分为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肾脏、内分泌、传染病、急救和康复等亚专业分支。近年来,为满足某些特殊年龄阶段医疗保健的需要,以年龄为划分特征的三级学科逐渐形成,包括胎儿医学、新生儿学、围生期医学与青春期医学等新的学科。 通过对小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牢固掌握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一般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及鉴别诊断步骤,了解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原则,了解儿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进展。 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儿科学理论课程体系为依托,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及历史文化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医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从更高的角度思考我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2024微观经济学

授课教师:005327,020192,060089,060090,080105,120027,180067,190234,200533,200581,230114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 Samuelson, Nordhaus: Economics, (Ninteenth Edition), Mc GRAW-HILL, 2010.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不仅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而且也是经济与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先修课。课程将借助于商业和政策实例,结合中国实践与中国案例,讲授经济概念和基本模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不确定性等;第二部分经济学理论部分,建立基本的经济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决策问题;第三部分是政府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方式,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的实践予以说明。成绩评定不仅仅考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以致用,学会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本课程会应用一些数学知识,但数学方法只是经济分析的工具。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刘伊黎

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2024-2025-1

Overview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Enzy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Glycoprotein and Proteoglyca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Lipid metabolism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Nucleic Acids Metabolism
Energy molecular metabolism
Metabolism of the Nonnutritive Substance
Metabolic Integration & Regulation
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NA Biosynthesis
DNA Biosynthesis,Damage and Repair
Patterns of inheritance
RNA biosynthesis
Protein Biosynthesis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Cell signaling and Transduction
Dysfunction of Cell signaling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s
Dys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related antitumor drugs
Drugs targeting signaling transduction molecules
DNA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Commo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Hemoglobin and the hemoglobinopathies
Single-gene disorders  
Polygenic and multifactorial inheritance Genetic factors in common diseases
 Chromosome disorders
Cancer genetics
Treatment of genetic disease
Population genetics
Screening and prenatal testing  for genetic disease
Genetic counseling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传染病动力学传播模型入门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参考书目:

(1)An Introduction to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by Emila Vynnycky and Richard G Whi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课程简介

1911年,Ross利用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研究了疟疾在蚊子和人群间的传播,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此后,大量的数学模型被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传染病问题,例如疟疾、肺结核、流感、HIV、手足口病等。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中,众多学者根据公开数据采用仓室模型进行建模,试图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将经典的仓室模型再一次带入人们的视野。本课程主要介绍仓室模型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见的仓室模型框架(SIR、SEIR模型等)、构建步骤和条件。同时,课程将结合同学们的研究方向,以HIV、TB等常见疾病为例,实操如何构建传染病仓室模型,并应用构建的模型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仓室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领会有关概念,能构建简单的模型并应用。

信息论与编码-2024-2025-1

授课教师:190357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信息论与编码》,曹雪虹,张宗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

主要参考书目:

1.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 by T. Cover and J. Thomas, Wiley (and introduc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1]. 2. 《Error control Coding》, by S. Lin and D. Costello, Prentice Hall, 2004.

[2]. 3.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王育民、李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信息和编码理论有全面和系统性把握。具体来说,在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基础之上,学生要理解信源、信息熵、互信息、信道、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熟悉熵、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掌握香农三大定理、典型的信源和信道的编码、译码方法和实现原理;使得学生能够从信息论的角度对现代数据通信系统具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研究和研发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教师: 詹文, 吴梦宇

原子物理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60039,180136,180137,180729

总学时:52

课程教材: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

主要参考书目:

原子物理学 褚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普通物理基础课程, 与分设的《近代物理实验》课及后续的《量子力学》课程密切相关。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探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初步实现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的思维转换,牢固掌握原子角动量合成的量子化定则与原子能级及其精细结构关系,并能进行光谱计算;从Pauli不相容原理出发,能理解原子中多电子排布的规则;在理解基态原子核结构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原子核衰变的描述及原子能的释放方式及其应用。 作为拓展,使学生了解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人工原子结构及其量子调控的前沿研究现状和进展。 本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并且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著名物理实验及原子物理学的实际应用案列。但是,这些实验一般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即近代物理实验)来开设,课程相关的应用案例展示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也比较庞大复杂,很难进行课堂演示。为此,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还是课堂讲授,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中与本课程有关的一些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如光谱仪使用、弗兰克一赫兹(F-H)实验、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等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实验,安排同步进行。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