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Number of replies: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很难说哪一个会更加常用。晚上睡着前我会回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事。如果自己做了一些自己感觉不太对的事,比方说在自习室玩了一下午手机,也会很自责地“自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我一般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效果所表现之处主要为自我审视可以改变自身的问题,可以更好更完美的去干好每一件事
自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进行觉察和审视。这种方式有助于个人了解自己的内在状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提升。自察可以增强个人的自我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自讼则是指个人对自己的错误或不足进行批评和责备。这种方式有助于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促使自己改正错误并避免未来再犯。然而,如果过度自责,可能会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如内疚和羞愧。

对我来说,平衡地结合这两种方式会产生最佳效果。通过自我觉察,我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而通过适度的自我批评,可以促进我对错误的责任感和改进的动力,可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