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回帖数: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23348299吴少杰 -
我平时更经常使用“自察”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我认识到我的优点和缺点,是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获得成功。
23344010胡哲文 -
自讼。虽然能更好督促自己改正错误,但是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以后要试着更多进行自察。
23351043彭思敏 -
我认为“自察”用的更频繁,在“自察”之后,不一定会“自讼”。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在每天不定时刻都可以发生,一刹那的反思,回忆过去时间段的自己都是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反而自我批评、自我责备是更深阶段的自我反省。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出错时,有时会选择视而不见,有时会停下来自责。效果:“自察”因为次数多所以大多时候都是效果不大的,一下子就又被现实给淹没;“自讼”效果比“自察”大,但是也有限。因为如果自讼后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这个自讼就会不了了之。当然,效果的轻重程度完全取决于人(自省的人)。
23343013董杰瑞 -
自我觉察和自我审视。我平常会写日记去记录一些我觉得未来值得回忆的一些事情。这样我可以跳出来,以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我所做的事情。
效果挺好的,我能够通过回看之前的日记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生活是有一定意义的。
23342115于济鸿 -
平时生活中更经常使用自察。我是会时常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但我不会因为不足之处而过于责备自己,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内耗的现象,更适合的是反思到不足之处改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