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数: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包含“自察”和“自讼”两个意涵,前者是自我觉察、自我审视,后者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效果如何?
23326063杨潍旖 -
我更经常使用自察,能起到一定的自我反省效果,让我更好地审视自己,让我更清楚我的思想与认知,也让我能够在自我对话中不断成长。
23348141李鸣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反省的作用是帮助个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自察和自讼这两个意涵在自我反省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自察,即自我觉察和自我审视,指的是通过自我反思和反观自己的言行和思维过程,认识到自身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自察,个人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和盲点。

自讼,即自我批评和自我责备,是在自察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评判和指责。自讼的目的不是打压自己,而是促使个人反省和改进。通过自讼,个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和过错,并承担责任,进而激发内在的改进动力。

效果上,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让个人从中吸取教训,成长和进步。通过自察和自讼,个人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挖掘问题所在,并努力改进和提升。自我反省可以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并取得更好的成就和满足感。

总而言之,自我反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并不断提升自我。它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要环节。
23326007陈妍 -
我常使用的是自察。因为觉得自我觉察和审视要比自我批评要温和,如果自我批评的程度把握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发展成自我否定。日常用自察的方式效果也很好。
23348266汪士淇 -
曾经的我常常自讼,结果就是自卑而且缺乏信心,不自信。现在我更倾向于让自己自察,不盲目责备自己,效果是活得更快乐、更轻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