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202414192

授课教师:830997

总学时:18

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9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版

[1]. 2)《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William DJ. Timothy BG, Dirk ES.11th ED. London: Harcourt Publisher Limited, 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疾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学科,对其内容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三基”基础上,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门临床应用型学科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正是构建整个专业知识框架的重要元素。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Teacher: 温娟

儿科学理论-2023-2024-2

授课教师:112019,172004,172005,821017,821018,821021,821023,821458,821459,821566,822031,822033,822034,822103,822190

总学时:48

课程教材:《儿科学》第9版,王卫平主编

主要参考书目:

1.江载芳,申昆玲、王天有,《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1].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儿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常见病发生原因、预防和诊断治疗方法,为学生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儿科学分为三个领域: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儿科学研究内容日趋重要。临床儿科学分为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肾脏、内分泌、传染病、急救和康复等亚专业分支。近年来,为满足某些特殊年龄阶段医疗保健的需要,以年龄为划分特征的三级学科逐渐形成,包括胎儿医学、新生儿学、围生期医学与青春期医学等新的学科。 通过对小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牢固掌握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一般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及鉴别诊断步骤,了解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原则,了解儿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进展。 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儿科学理论课程体系为依托,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及历史文化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医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从更高的角度思考我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外科学理论-2022-2023-2(2)

授课教师:094008,095116,104001,104034,105180,124084,124087,124103,144218,155349,164286,164350,165386,184010,185005,185030,204004,214064,215034,225029,791018,791031,791033,791045,791081,791085,791218,791232,791345,791381,791526,850799,890914,890916,890918,890923,891164,891183

总学时:80

课程教材:《外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个分科,它是以某些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某个阶段需要手术或以手术为主要疗法的学科。当前,外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如外科手术向两个方向发展,即“扩大性手术切除”或“微创手术”。扩大性手术切除极端的可见于腹部器官簇切除移植,而微创手术是目前对外科医生提出的一个新的挑战,要求外科医生除完成常规开放手术外,还需要掌握腹腔镜、胆道镜甚至十二指肠镜(ERCP)等技术手段。又如一些新的治疗概念或治疗药物的诞生,成为外科领域的重要进展,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比如晚期肝癌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使一部分患者延长生存期。这些技术以及观点上的进步和发展,体现在《外科学》教材内容的更新上。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科目密切相关。《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外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外科学》课程的教学,应着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1. 自学能力:大课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减少大课授课时数,给时间学生自已阅读教材。 2. 分析能力:见习教学通过观察病人、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讨论病例,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临床发现的能力。 3. 综合能力:书写临床病案如病历、病情记录、手术前总结及术后记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 4. 临床独立诊治病人能力:结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病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各种临床操作,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5. 基本的临床操作能力:外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见习阶段已掌握“消毒铺巾”“伤口换药”等临床操作技能,应在实习时多参与临床操作,多上手术,掌握“伤口换药”“留置尿管、胃管”“消毒铺巾”等外科基本操作和技能。 6. 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外科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听、说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医学-2023-2024-1(2)

授课教师:061024,071007,071043,072021,092005,102069,102070,102071,111044,112039,121068,121069,121143,122048,131132,132053,142058,142059,152043,162054,165389,182088,211007,212032,812122,812382,812388,812414,812433,812434,812520,812521,812527,812586,812617,812692,820428,820429,821806,822175

总学时:80

课程教材:《中医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金水)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学》(第9版)配套教材(选用)

[1]. 《中医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主编:陈金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基本的概念,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医学的科学性、在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理解。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皮肤性病学理论-2023-2024-1

授课教师:122014,122044,820342,820410,821114,821116,821117,821565,822180

总学时:58

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9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版

[1]. 2)《皮肤性病学(教师辅导教材)》. 张学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9版

[2]. 3)《现代皮肤病学》. 王侠生主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版

[3]. 5)《皮肤病学》.朱学骏等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年,第4版

[4]. 6)《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William DJ. Timothy GB, Dirk ME,Isaac MN.13th ED. Philadelphia:Elsevier,201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疾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科学,是一门直观性、涉及面广、系统性都很强,但又具有独特性的临床学科,对其内容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三基”基础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此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门临床应用型学科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正是构建了整个专业知识框架的重要元素。 该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多发和重点皮肤病和性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医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53032,113109,123081,123082,133057,133120,133121,153060,730755,830607,830614,830945,831233

总学时:52

课程教材: 《中医学》,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2018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学》,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3

[1]. 《中医诊学基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医诊断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医诊断学问答》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4]. 《中医方剂学》 王义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2009

[5]. 《中医内科学》 肖振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010

[6]. 《中医基础理论》张安玲,徐胤聪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009

[7]. 《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基本的概念,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医学的科学性、在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理解。 我校是西医院校,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学科,因此,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中医学实际上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既有启蒙入门的性质,但又是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40个学时内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方法、辨证论治体系。我们充分地考虑了这些特点,编写了较为详细与具体的教学大纲内容,以期学生能扎实地获得比较系统而又重点突出的中医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为理论讲授,理论授课48学时。讲授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病因病机、四诊、治则、方药、针灸、辨证等内容。 大纲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其标准是:掌握是要求对内容能理解与记忆;熟悉是要求对内容能理解;了解则要求有初步的概念。对讲授内容的要求分重点阐明、阐明、简述等几方面,其标准是:重点阐明要求系统详细地说明;阐明是要求较系统扼要地说明;简述是要求作一般性说明。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传染病护理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93075

总学时:32

课程教材:《传染病学》,李兰娟、任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2018 《传染病护理学》,李葆华、赵志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22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内科护理学》,主编:尤黎明、吴瑛,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第7版

[1]. 《感染病学》,主编:李兰娟 王宇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15

[2].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dited by Gerald L. Mandell, John E. Bennett, and Raphael Dolin, ELSEVIER Inc. 9th edition, 2019.

[3].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版,2022。

[4].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胡品津,谢灿茂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2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所有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临床课程,是内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同时通过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其预防措施。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AIDS、恙虫病、霍乱、伤寒、钩体病、疟疾、脑囊虫病等)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将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内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本课程知识对公共疫情防控、院内感染、以及职业暴露等防控均有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诊断学-2023-2024-1(2)

授课教师:081029,812050

总学时:188

课程教材:主讲教材 《临床诊断学》 万学红 陈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2015年 《实验诊断学》 尚红 王兰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2015年 辅助教材 学校印刷的中山一院编写的《检体诊断学实习手册》、《实验诊断实习指导》、《住院病历范例》、《心电图教学图谱》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参考书目:

《Clinical Diagnostics临床诊断学》 万学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

[1]. 《诊断学》 万学红 卢雪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9版 2018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它论述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显示疾病存在的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和检验技能,讲授了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使学习者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通过学习诊断学达到以下目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的规范化体格检查手法,熟悉常用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通过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覆盖面及课程特点 诊断学的学习包括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份。理论课是针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内容包括症状学、问诊与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践课是针对知识应用的学习,分成小组实践和临床见习来进行。通过小组实践来达到掌握基本体格检查方法、检验技能的目的,通过临床见习来完成对体格检查方法的实际应用、异常体征的学习以及如何进行问诊、病历书写的具体实践。通过病案讨论、小组探究式学习培养初步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