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5
固体物理-2024
授课教师:210130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先修课程:量子力学
主要参考书目:
基泰尔,固体物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1]. 费维栋,固体物理(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主要讲授固体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晶体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金属电子论、半导体电子论和晶体中缺陷和扩散等知识点。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包括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晶体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等,牢固掌握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金属电子论、半导体电子论等知识点。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光华口腔医学院+202417074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光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05671,070074,140063,180138,190519,200136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光学,陈敏,赵福利,董建文,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48932-3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光学》,赵凯华 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光学》 章志鸣 等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普通物理学教程——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光学原理(第7版)》, [Principles of Optic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 [德] Max Born(马科斯.玻恩),(美)Emil Wolf(埃米尔.沃耳夫)著,杨葭荪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和习题以及工程作业训练,使得学生深入掌握光学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了解光学发展动态和与光学相关的大型设施,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进一步培养分析光学问题和解决一般光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商法-2023-2024-1
授课教师:18033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司玉琢等编著:《海商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
先修课程:民法概论
主要参考书目:
1、 司玉琢主编:《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 2、 张新平著:《海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 3、 杨良宜著:《提单及其付运单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3].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海商法研究中心主办:《海商法研究》(各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至2002年)。
[4]. 5、 《中国海商法研究》(1990年至今),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5]. 6、 John Wilson: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7th edition, Personal Lonman Publishing, 2002.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海商法学是法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调整船舶及海上运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内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理依据建立在民商法的基础上,同时,它与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甚至国内公法和国际公法,还有其他的一些法律部门有密切的联系。海商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主要调整在海上运输中发生的与船舶有关和与运输(货物和旅客)有关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海上旅客、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海事法、海上保险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水资源化利用-202325315
授课教师:210218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与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阮国岭,高从堦 主编
[2]. 主要参考书目:
[3]. 1. 《海水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 石洪源、袁晓凡 著
[4]. 2. 《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高从堦、阮国岭 主编
[5]. 3. 《海水淡化与循环经济》,天津人民出版社,惠绍棠、阮国岭、于开录著
[6]. 4. 《海水提铀》,科学出版社,汪小琳、文君 著
[7]. 5. 《船用海水淡化——水质平衡与饮用安全》,科学出版社,方志刚等著
[8]. 6. 《海水工厂化高效养殖体系构建工程技术》,海洋出版社,曲克明等著
[9]. 7. 《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海洋出版社,刘容子等著
[11]. 文献:
[12]. 1.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成果汇编,科技部,海洋局,2015.
[13]. 2. Elimelech, Menachem, and William A. Phillip. "The futur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energy,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science 333.6043 (2011): 712-717.
[14]. 3. Pistocchi, A., et al. "Can seawater desalination be a win-win fix to our water cycle?." Water Research 182 (2020): 115906.
[15]. 4. Lin, Saisai, et al. "Seawater desalin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A review." Desalination 498 (2021): 114728.
[16]. 5. Amy, Gary, et al. "Membrane-based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es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Desalination 401 (2017): 16-21.
[17]. 6. Zhang, Xin, et al. "A review of resource recovery from seawater desalination brine."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 (2021): 333-36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海水资源化利用涉及化学、化工、物理、环境、材料与法律等多个专业。在我国大力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与“双碳”战略背景下,本门课程介绍国内外海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传统与新兴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结合环渤海海水利用产业、南海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养殖、海水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影响与法律法规建设,了解海水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方法和“卡脖子”问题,了解海水资源化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之间的关系,熟悉主流海水淡化技术原理,激发学生从事海水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工作与科研热情。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洋沉积动力学-2023-2024-1
授课教师:090063,190504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 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海洋科学导论
主要参考书目:
1. 张瑞瑾 主编,河流泥沙动力学(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1]. 2. 高抒,海洋沉积动力学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3. Allen, JRL, Physical processes of sedimentation: an introduction,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70.
[3]. 4. 乔布·庄克斯,海岸系统动力学/海洋生态科学与资源管理译丛 ,海洋出版社,2018
[4]. 5. 白玉川 ,河口泥沙运动力学(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这门课程首先是海洋中引起沉积物运动的流体运动,重点是湍流剪切流结构和流体运动对松散床面产生的作用力。其次是沉积物输移,包括推移质和悬移质运动,床面微地貌(沙纹、沙丘)几何、运动和动力。最后是海洋波浪和海流产生的沉积结构和构造,重点内容是交错层理和海洋沉积与地层。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洋工程液压技术-2023-2024-1
授课教师:210234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海洋智能装备液压技术》 刘延俊 薛钢 编著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白话液压》 张海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第一版
[1]. 《液压速度控制技术》 张海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年第一版
[2]. 《液压传动》 姜继海 张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0年第一版
[3]. 《液压与气压传动》 王积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第三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的概念、发展概况及应用;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介质(液压油)的特性及注意事项;流体力学基础;动力元件;液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基本回路;典型系统分析;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典型海洋智能液压系统如“蛟龙号”液压系统、漂浮式液压海浪发电站、海底声学现场探测装备液压系统、海洋固定平台模块钻机转盘液压系统等工作原理。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学课件、动画等手段,借助海洋工程实例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学习,使学生获得液压传动方面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为与其它海洋工程装备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在专业领域中的综合应用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洋观测技术-2023-2024-2
授课教师:03012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海洋观测技术》,任杰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先修课程:海洋科学导论
主要参考书目:
《海洋调查方法》,待茂崇,高郭平,鲍献文编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海洋观测技术课程从海洋基本知识,水体基本特征入手,回顾海洋调查发展历史和观测带来的海洋科学变革,介绍多个海洋学科分支,包括海洋气象、海洋物理、 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重点聚焦在物理海洋基本要素,如波潮流、温盐深、泥沙属性等的调查仪器、测量方法、工作原理等方面。课程也包括讨论调查站位设置、调查时间与频率选择、调查组织协调等实际海洋调查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洋学概论-2023-2024-1
授课对象: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门类: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参考书目:
课程简介:
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
海洋智能装备零基础入门:自己动手 玩转“迷你海洋”-2024-2025-2
授课教师:150046,180048,180101,190087,22053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杨建民、肖龙飞、盛振邦. 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试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1]. (2)俞三湘等. 船舶性能实验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2]. (3)盛振邦,船舶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 (4)福尔特森 O.M. 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4]. (5)郭春雨, 吴铁成, 赵大刚, 韩阳. 船舶绕流场精细测试和分析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9.9
[5]. (6)安德森 Anderson, John D. 计算流体力学入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6]. (7)冯新宇,范红刚,辛亮,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7]. (8)张志强,张晓兵,文无敌,水下无人航行器原理, 兵器工业出版社,2021.
[8]. (9)李宗吉,高永琪,王树宗,张洪刚,王新鹏,现代鱼雷—水下导弹 ,兵器工业出版社,2016.
[9]. (10)余建星,刘同木,余杨,海洋观测技术及其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
[10]. 徐文,孙清,王文涛,钱洪宝,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海洋出版社,2023
[11]. (11)Judith Bosboom,Marcel J.F. Stive,Coastal Dynamics,TU Delft Open,2023
[12]. (12)Vanesa Magar,Sediment Transport and Morphodynamics Modelling for Coasts and Shallow Environments,CRC Press,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本项目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力、行动力和创造力”,开展六个主要实践专题: 专题一:拖曳水池——迷你海洋与感知; 专题二:“海航赛”竞速模型制作与竞速比赛; 专题三:船舶线型“海路通”仿真优化与水池试验评优; 专题四:跨域跨介质航行器认知与测试实践; 专题五:海洋智能监测、防灾减灾模型与水池实践; 专题六:作品展示与创新实践心得交流研讨会。 这六个专题涵盖了从认识海洋、感受海洋,到参与“海航赛”科创竞赛的初探、装备性能评估与优化体验,再到多学科交叉创新航行器装备的认知、实践,最终进行基于装备的海洋智能监测等内容,构成了由浅入深、从基础性能研究到海洋工程监测的完整教学主线。 各个专题主要讲授:国际拖曳水池前沿进展、中山大学拖曳水池历史沿革与性能参数和试验能力,海洋环境风浪流载荷,船舶阻力分类、船-桨匹配和阻力试验,跨域跨介质航行器性能-系统-装置-原理和各组件装配调试和剖面测深声纳、ADV、ADP和RBR等设备测量原理等理论知识。与此同时,通过各个专题中的设备试验、模型制作、航行器装配和探测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等实践和实操环节,讲授设备使用方法、模型制作技术要点、航行器装配原理以及设备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各个专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迷你海洋”——即拖曳水池的环境下,了解并掌握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思维方法与基本技能。学生在此过程中将锻炼逻辑思考能力、想象力、实操动手能力、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各专题中涉及的大国重器、行业引领和功勋人物等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相关元素,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洋资源化学-2023-2024-2
授课教师:190007,200030,200373,220128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先修课程:大学化学
主要参考书目:
1.辛仁臣, 刘豪, 关翔宇等编著,“海洋资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北京
[1]. 2.汪波,彭爱云,黄志纾著,“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北京
[2]. 3.于广利,谭仁祥,“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研究开发”,科学出版社,2016,北京
[3]. 4.弗兰克·J.米勒罗,“化学海洋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 广州
[4]. 5. Douglas A. Segar,Stacy W. Kish,Elizabeth W. Mills,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 4th Ed., AMS Education, 201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和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地位的标志。海洋资源化学则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之一。本课程讲授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资源的化学基础与资源化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展示海洋资源化学在生命学科、材料学科和国防及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贡献自己力量的情怀;牢固掌握海洋资源的化学特征、性质和功能的关系;掌握海洋化学研究所涉提取、分离、结构表征的常用技术与方法;了解这些资源作为功能化学品的潜力与开发过程之间的关系,一般了解海洋资源化学对后续涉海课程,特别是涉海化学化工课程与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