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5
数据结构与算法-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055,200063,210174,210231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 第2版)严蔚敏,李冬梅,吴伟民,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2版 9787115379504 数据结构习题解析与实验指导,李冬梅, 张琪,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9787115460103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艾伦·维斯(Mark,Allen,Weiss) 著,冯舜玺译 译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C语言描述,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程杰著. 2011. 大话数据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与组织问题,帮助刻画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既提供了设计规范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指导,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例如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实践基础,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科学等专业学生提升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让学生牢固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牢固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这些数据结构上的运算方法,牢固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和相关算法的基本思路,并能够对算法效率进行简要分析。提高学生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另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践行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实践论等思政问题,结合国内计算机发展历程,介绍早期计算机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在缺少硬件条件下发展计算机理论和算法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帮助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结构与算法-2023-2024-2
授课教师:180051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吴及、陈健生、白铂,《数据与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2468813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1] Cormen, Thomas H.; Leiserson, Charles E.; Rivest, Ronald L.; Stein, Clifford.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2nd or 3rd ed.)”. MIT Press and McGraw-Hill. ISBN 0-262-03384-4.
[1]. [2] 张铭,王腾蛟,赵海燕,《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23961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讨论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有效的组织数据、表示数据和处理数据,以及如何评价算法效率和设计正确高效的算法。课程基于Python语言,介绍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以及算法复杂度的估计技术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高质量程序设计能力,同时为后续更高级计算机课程奠定基础。 (1)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的数据机构,掌握合理的组织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掌握有效处理数据的方法,掌握评价算法复杂度的基本方法,掌握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方法。课程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严谨务实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教学内容覆盖面: 教学内容将主要覆盖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实现,包括栈、队列、链表、二叉树、红黑树、哈希表、B树,堆、图等。内容也覆盖常用检索、索引和排序方法,包括插入排序、堆排序等。内容也覆盖常见的解决问题策略,包括分治法、递归、贪心、动态规划等。 (3)课程特点: 本课程有如下特点: A. 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在掌握编程语言的基础上提高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编程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B. 基础性:旨在为学生学习后继高级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C. 抽象性和逻辑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D. 应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预计还可为学生后续参与各种工程应用实践、学科或专业竞赛、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结构与算法-202313138
授课教师:200055,200063,210174,210231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 第2版)严蔚敏,李冬梅,吴伟民,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2版 9787115379504 数据结构习题解析与实验指导,李冬梅, 张琪,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9787115460103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艾伦·维斯(Mark,Allen,Weiss) 著,冯舜玺译 译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C语言描述,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程杰著. 2011. 大话数据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与组织问题,帮助刻画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既提供了设计规范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指导,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例如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实践基础,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科学等专业学生提升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让学生牢固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牢固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这些数据结构上的运算方法,牢固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和相关算法的基本思路,并能够对算法效率进行简要分析。提高学生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另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践行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实践论等思政问题,结合国内计算机发展历程,介绍早期计算机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在缺少硬件条件下发展计算机理论和算法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帮助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可视化-2022-2023-2
授课教师:220547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for Web.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with D3
[1]. Python学习手册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据的可视化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产出的重要表征形式。可视化后的数据能够高效展现数据分布特征、深入解释潜在信息、智能化的呈现数据属性,是开展大数据分析决策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一方面从理论出发,通过讲授可视化科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数据可视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结合丰富多样的可视化技术与工具,以可视化案例为基础,开展可视化方法的实操教学,帮助学生熟练可视化的基本工具。通过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旨在培育学生的大数据可视化知识与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2023-2024-1(2)
授课教师:004924,040114,090042,150163,180342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Korth, S.Sudarshan编写的DATABASE SYSTEM CONCEPTS(第六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311754. 2、辅助教材:主讲教材对应的中文版,杨冬青等译,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ISBN:978711137529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R. Ramakrishnan and J.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3rd Ed. McGraw-Hill, 2002, ISBN 0-072-46563-. 影印版:《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ISBN 7-302-07555-7。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40664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以及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教学内容包括(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3)数据库系统原理和机制。课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牵涉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又包含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分析III-2023-2024-1(3)
授课教师:070106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教材:邓东皋、尹小玲编著,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I,数学分析II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朱匀华, 周健伟, 胡建勋, 数学分析的思想方法,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分析(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元微积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完整掌握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的基本理论体系;了解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以及它们所描述的几何、物理背景。本课程为数学分析整体教学的最后一学期(第三学期),将完成数学分析全部基本内容的教学,为后续数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分析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是数学专业类最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现代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具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实验与数学软件-202310728
授课教师:17004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张志涌、杨祖樱,Matlab教程R2018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8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数值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
主要参考书目:
(1) Experiments with MATLAB,Cleve Moler,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2013年2013.12.112月1日
[1]. (2)卓金武、李必文、魏永生,MATLAB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4年9月1日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编程, 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 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良好的应用基础和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数学软件,熟练掌握符号计算、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可视化和应用编程。第二部分是数学实验,围绕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并向边缘学科发散, 实验可涉及到微分几何, 数值方法, 数理统计,图论与组合, 微分方程, 运筹与优化等问题, 甚至涉及到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方向, 如声音、图像和其他数据等内容。 课程特点:教师讲授数学软件,并介绍数学实验的主要思想, 提出问题和任务, 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上机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实验结果,在失败与成功中获得真知。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物理方程-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06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王元明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
主要参考书目:
《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 《数学物理方法》,顾樵编,第一版,科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基础数学课程,它是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的延伸,主要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必需的偏微分方程基础知识。课程通过课件、板书推导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定解问题的概念和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法,提高学生从物理现象抽象出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以及数学能力。教学内容方面,课程将从力学、声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的一些问题出发,确定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泊松方程、拉普拉斯方程等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并通过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格林函数法进行求解。本课程还会简要介绍特殊函数以及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物理方法-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047,210165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吴崇试,高春媛编著,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主要参考书目:
吴崇试编著,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导(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 梁昆淼编,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学物理方法》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前期课程《高等数学》的延申,强调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为遥感科学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所需的数学方法与工具。该课程包含了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强调对所学内容在宏观上的了解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物理方法-2023-2024-1(2)
授课教师:005019,170295,170296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主讲教材:自编讲义。有电子文本。 本人自1992年春季开始讲授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已经超过30年。讲义由备课教案整理而成,1990年代数易其稿。 2003年开始制作电子版,制作过程中又整理一遍,2005年完成电子版。之后每年修订,力度不一。 近年整理了一些选读内容,作了最后的修订。2022年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2022年底已经交稿。按出版协议, 将于2023年出版。目前处于出版社技术处理阶段。由于出版社人手不足,进展缓慢。 辅助教材: 1. 梁昆淼 编,刘法、缪国庆 修订,《数学物理方法》,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2. 吴崇试,《数学物理方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主要参考书目:
1. 胡嗣柱、倪光炯,《数学物理方法》,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
[1]. 2. 姚端正、梁家宝,《数学物理方法》,3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
[2]. 3. 邵惠民,《数学物理方法》,2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
[3]. 4. 杨孔庆,《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2年.
[4]. 5. 郭敦仁,《数学物理方法》,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1年.
[5]. 6. 钟玉泉,《复变函数论》,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年.
[6]. 7. 王竹溪、郭敦仁,《特殊函数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年.
[7]. 8. E. T. Whittaker and G. N. Watson, A Course of Modern Analysis, 4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27).
[8]. 9. R. Courant and D. Hilbert,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New York: Interscience, 1953.
[9]. R. 柯朗, D. 希尔伯特 著; 钱敏, 郭敦仁 译. 数学物理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10]. 10. S. Hassani, Mathematical Physics: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Its Foundations,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3.
[11]. 11. 胡嗣柱, 徐建军. 数学物理方法解题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12]. 12. 周治宁, 吴崇试, 钟毓澍.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导.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复变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是微积分的内容从实变量到复变量的扩展。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方程和特殊函数的基础。 其本身在物理、 力学和工程问题中也具有多方面的应用。 数学物理方程主要研究物理或工程问题中所涉及的各种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 本课程只研究偏微分方程,主要是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包括波动方程、输运方程和稳定场方程。 在偏微分方程的导出、求解和对解的物理分析三个方面,求解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课程所涉及的方法在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内容包括:解析函数的基本性质;Cauchy积分定理;Cauchy积分公式;解析函数的Taylor展开式和Laurent展开式;留数定理及其在积分计算中的应用;数理方程的导出; 定解条件;分离变量法及其推广;Fourier 变换法;行波法;Delta函数;球函数及其应用;柱函数及其应用;Green 函数法等。 数理方程的计算比较繁琐,需要较多练习才能掌握好。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物理方法-202313454
授课教师:230554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主讲教材:何淑芷、陈启流,《数学物理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辅助教材: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崇试,《数学物理方法》(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常微分方程
主要参考书目:
刘连寿、王正清,《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1年;
[1]. 郭敦仁,《数学物理方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1年;
[2]. 胡嗣柱、倪光炯,《数学物理方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
[3]. 姚端正、梁家宝,《数学物理方法》(第3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
[4]. 邵惠民,《数学物理方法》(第2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
[5]. 杨孔庆,《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2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学物理方法》是力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的延伸,为后继开设的《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等课程提供必需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工具。本课程在本科力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它们的基本内容,否则对后继课的学习将会带来很大困难。在力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中,本课程是相对难学的一门课,学生应以认真的态度来学好本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变函数、傅立叶级数、数学物理方程和特殊函数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物理方法-202314879
授课教师:160070,200313,220511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高春媛,吴崇试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ISBN:978730130280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1)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集》第二版,武仁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ISBN:9787301008898。推荐把该本习题全部做完。
[1]. 2) 《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梁昆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ISBN:9787040283525。推荐整本阅读。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要求掌握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并对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技巧有一般了解。复变函数部分包括解析函数的概念和级数展开,要求牢固掌握;留数定理及其应用,要求一般掌握;积分变换,要求一般掌握。数学物理方程部分包括边值问题的各种求解方法,要求牢固掌握;以及涉及的一些特殊函数,要求一般掌握。本课程是应用数学和物理结合的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结果将直接影响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的教学。课程把侧重点放在和物理课程关系紧密的边值问题求解技巧上,不要求掌握背后的深刻数学理论背景。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值计算方法-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513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数值分析》(第5版),李庆杨,王能超,易大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Matlab基本编程。
主要参考书目:
1.《数值分析与应用程序》, 全惠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1]. 2.《应用数值分析》,冯象初,王卫卫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
[2]. 3.《Numerical Analysis》(3rd edition),Timothy Sauer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学是科学之母,科学技术离不开数学,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产生紧密联系,数学又以各种形式应用于科学技术各领域。数值分析也称为计算数学,是数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理论与软件实现。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讲述各种数值计算方法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它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