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2024-1
授课教师:006057,012057,020030,030117,040090,210159,210260,210513,210518,220526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1].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邓小平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4]. 《江泽民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胡锦涛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2022年。
[7]. 《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政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次历史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2024-1(2)
授课教师:006057,012057,020030,030117,040090,210159,210260,210513,210518,220526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1].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邓小平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4]. 《江泽民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胡锦涛文选》(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2022年。
[7]. 《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政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次历史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媒介融合野外实践-2023-2024-1
授课教师:130147,14014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媒介融合野外实践手册》(自编) Media Convergence Field practice Manual(Self compiled)
先修课程: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视频报道、纪录片实务
主要参考书目:
《媒介融合野外实践手册》(自编) Media Convergence Field practice Manual(Self compiled)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为了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视觉化的目标因应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的要求。我院开设了纪录片、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视听语言、电影研究等全媒体(视、听)课程,并引进了VR(虚拟现实)技术,基本建立起从2D/图片新闻▷2D视频/纪录片+多媒体视频▷3D360°/VR报道的视觉教学体系。在视觉教育方面,课堂教学有相当局限性,但就新闻院校而言,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的视觉教学是一个问题。此野外实习目标为:①弥补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②促进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纪录片实务、视听语言等专业课程之间有机联系与系统运用;③针对未来新闻工作方式模式,着眼于新闻资源专业化采集(包含图片/静态影像、视频/动态影像、声音、文字)与专业化编辑(针对印刷媒介/静态、电子媒介/动态)与融合传播;④增加学生的行动力,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针对某一环境与课题利用视觉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媒体与社会发展-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20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申凡:《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马工程建设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1]. 郭建斌:《独乡电视: 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课程的设置将包括课程导论、专题讨论和课程总结三个部分。 一、课程导论部分将简要介绍中国社会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背景,并结合媒体发展的特点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二、专题讨论包含五个主要章节:媒介与国际秩序、媒介与社会变迁、新媒体与社会互动、媒介与公共危机以及媒介和流行文化。课程将围绕这五部分的具体研究案例展开思考,以提高学生对新闻传播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最后则为课程总结部分,为课程的知识点做系统的回顾与梳理。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美学-202310190
授课教师:00671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主讲教材: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1]. 柏拉图《会饮》《斐德若》,见《柏拉图四书》,刘小枫译,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
[2].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 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4]. 朗吉弩斯《论崇高》(英希对照版),哈佛大学出版社1995年。
[5]. 但丁《论俗语》,吕同六译,载《但丁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
[6]. 柏克(伯克)《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郭飞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
[7]. 卢梭《论科学和文艺》,刘小枫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8]. 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9]. 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 康德《判断力批判》,李秋零译,《康德全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2]. 尼采《悲剧的诞生》,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13].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译,载《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课程立足于经典思想家的经典文本,阐释古今思想史中关于美的存在物、美本身、审美和艺术真理等诸种问题;在审美之维,贯通哲学与诗学(艺术学)之间的联结,从而让学生整体性地深刻理解美学理论思想史。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美学导论-2023-2024-1
授课教师:20008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美学原理第二版 马工程PDF教材,《美学原理》编写组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08 自编材料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彼得·基维:《美学指南》(Peter Kivy, 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
[1]. Jerrold Levins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课程介绍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美学的学科定位、感性学问题、美的争执、趣味问题、创造问题、欣赏问题、悲剧理论,崇高理论、自然审美、艺术定义、艺术与科学、艺术与道德、艺术与信仰、日常生活审美等问题,重点讨论美学的学科意义,趣味的培养与拓展,艺术的特点与价值,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自然的审美价值,回顾历史性话题,了解前沿美学理论。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模拟电路-202310559
授课教师:220066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华成英 ,叶朝辉编著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
先修课程:电路理论基础、高等数学
主要参考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华成英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模拟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制、智能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通过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包括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等常用半导体器件和系统的一般物理机制和外部特性,来研究由这些电子器件构成的各种模拟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工程应用的概念,并学会基于小组的协同学习方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直流电源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2023-2024-2(2)
授课教师:200333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毕查德-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先修课程:模拟电路
主要参考书目:
桑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包括MOSFET器件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工作原理,单级和差动级放大器以及电流镜,频率响应和噪声等两个非理想性特性,以及反馈和运算放大器设计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脑科学与脑疾病-2023-2024-1
授课教师:063036,083059,083086,183486,193001,193003,233012,830270,830300,830370,830510,830517,830519,830622,830929,831218
总学时:18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贾建平主编,2018年;
[1]. 《发育与行为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金星明、静进主编,2020年;
[2]. 《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郝伟、陆林主编,2018年;
[3]. 《神经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倪朝民主编等,2018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从专业角度系统性地普及脑科学与脑疾病的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脑的结构、功能, 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健康管理及前沿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并科学应对生活中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促使学生自身、家庭及社会身心健康;介绍科学前沿进展知识及应用现状,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