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4
国际投资法-2024-2025-2
授课教师:06008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教材:余劲松编著:国际投资法(第5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先修课程:国际法学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1]. 1. .M. Sornarajah, The International Law on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2. Kenneth J. Vandevelde,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History, Policy,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April 8, 2010.
[3]. 3. Peter Muchlinski, Federico Ortino, Christoph Schreuer,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Oxford Handbook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September 3, 2008.
[4]. 4. Zachary Douglas,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Investment Clai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 edition,July 20, 2009.
[5]. 5. 余劲松著: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 2008-08出版。
[6]. 6. 陈安主编: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6出版。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使法学专业本科生牢固掌握国际投资法的专业理论与法律规则,一般掌握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动态,培养学生对国际投资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投资争端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兴趣及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国际投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及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参与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实践。 教学内容覆盖面:国际投资法概述,国际投资法的主体,国际投资的企业形式,国际合作开发与建设,资本输入国外国投资法,资本输出国外国投资法制,国际投资的国际法制,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 课程特点:课堂讲授为主,中英文双语,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法。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上货物运输法-2024-2025-2
授课教师:180331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目前暂无合适教材,推荐如下最主要参考书目 The Main Textbook 1.郭萍等编著:《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实务与法律》,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郭萍等编著:《航运业务与海商法》,第3版,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年
先修课程:民法学、国际贸易法、海商法概论、法律专业英语等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胡美芬、王义源等编:《远洋运输业务》,第4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年
[1]. 2. 杨志刚等编著:《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实务与法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2]. 3. 郭萍著:《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制度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4. 杨良宜著:《提单及其付运单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4]. 5. 《中国海商法研究》(1990年——2024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5]. 6. John Wilson: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7th edition, Pearson Longman Publishing, 2010.
[6]. 7. Sir Bernard Eder, Howard Bennett etc. SCRUTTON ON CHARTERPARTIES AND BILLS OF LADING,22th edition, Sweet& Maxwell Thomson Reuters,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集实务与法律理论于一体,与其他法律课程相比较, 更加突出航运实务。本课程主要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海上货物运输实务,熟悉提单、海运单、多式联运单证、运单以及其他货运单证等的基本概念,了解主要进出口货运单证的流程,掌握提单的作用、特点和种类,掌握有关海上货物运输及多式联运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国际航运惯例,了解最新国际货物运输立法的发展动态。了解国际贸易术语与航运的关系。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海水资源化利用-202325315
授课教师:210218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与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阮国岭,高从堦 主编
[2]. 主要参考书目:
[3]. 1. 《海水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 石洪源、袁晓凡 著
[4]. 2. 《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高从堦、阮国岭 主编
[5]. 3. 《海水淡化与循环经济》,天津人民出版社,惠绍棠、阮国岭、于开录著
[6]. 4. 《海水提铀》,科学出版社,汪小琳、文君 著
[7]. 5. 《船用海水淡化——水质平衡与饮用安全》,科学出版社,方志刚等著
[8]. 6. 《海水工厂化高效养殖体系构建工程技术》,海洋出版社,曲克明等著
[9]. 7. 《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海洋出版社,刘容子等著
[11]. 文献:
[12]. 1.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成果汇编,科技部,海洋局,2015.
[13]. 2. Elimelech, Menachem, and William A. Phillip. "The futur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energy,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science 333.6043 (2011): 712-717.
[14]. 3. Pistocchi, A., et al. "Can seawater desalination be a win-win fix to our water cycle?." Water Research 182 (2020): 115906.
[15]. 4. Lin, Saisai, et al. "Seawater desalin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A review." Desalination 498 (2021): 114728.
[16]. 5. Amy, Gary, et al. "Membrane-based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es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Desalination 401 (2017): 16-21.
[17]. 6. Zhang, Xin, et al. "A review of resource recovery from seawater desalination brine."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 (2021): 333-36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海水资源化利用涉及化学、化工、物理、环境、材料与法律等多个专业。在我国大力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与“双碳”战略背景下,本门课程介绍国内外海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传统与新兴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结合环渤海海水利用产业、南海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养殖、海水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影响与法律法规建设,了解海水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方法和“卡脖子”问题,了解海水资源化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之间的关系,熟悉主流海水淡化技术原理,激发学生从事海水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工作与科研热情。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呼吸系统整合-2024-2025-2
授课教师:061044,120013,130293,200125,231330
总学时:34
课程教材:《呼吸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 “101计划”核心教材,罗自强,胡清华主编,2024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等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十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继承,邵淑娟主编,2024
[1]. 2.《生理学》 第十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罗自强,管又飞主编,2024
[2]. 3.《病理生理学》 第十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国强,钱睿哲主编,2024
[3]. 4.《病理学》 第十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卞修武,李一雷主编,2024
[4]. 5.《实验生理科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庭槐,汪雪兰,杨惠玲主编 2022
[5]. 6. 组胚网络学习资源:
[6]. (1)超星网,组胚教研室创建的学习网站:
[7].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course/227367768.html
[8]. (2)人卫慕课《组织学与胚胎学》:
[9]. http://www.pmphmooc.com/#/moocDetails?courseID=18090
[10]. (3)智慧树:组织学与胚胎学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7579#resourse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呼吸系统整合》通过以系统器官为模块的系统学习,帮助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到病理学,将呼吸系统知识有机整合,优化系统器官知识结构,突出呼吸系统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实现呼吸系统知识的整合。使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学习相关的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22学时和实验教学12学时,总时数34学时。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到病理学,将呼吸系统知识有机整合,优化系统器官知识结构,突出呼吸系统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实现呼吸系统知识的整合;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化工课程设计-2024-2025-2
授课教师:190036
总学时:28
课程教材:贾邵义、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 Shao-Yi Jia, Cheng-Jing Chai, 《 Basic Design of Fundament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5 October.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 Princip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主要参考书目:
钱颂文主编,《换热器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08。
[1]. Song-Went Qian, 《Design Handbook of Heat Exchanger》, Pressed by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2 August.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化工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制图和物理化学为基础,以化工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学工业中共有的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和工艺的基本计算方法。化工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第一次进行的设计,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个实际装置的设计。设计中应对原理、操作、流程及设备的结构、制造、安装、检修进行全面考虑,最终以简洁的文字,表格及图纸正确地把设计表达出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化工生产过程各种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用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化工中的科研和生产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环境热点问题观察与分析- 2024-2025-1
授课教师:160007,220509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钱易、唐孝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ISBN9787040295788)
2、辅助教材 :《环境分子微生物学》汪善全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ISBN 978-7-03-071950-8)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无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生态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介绍其社会效应与背后的机理,结合科普国家政策导向与未来规划,解析相关防控措施及其原理。课程共分十三章,包括与水、土壤、大气相关的“基础”环境问题,同时也包括如COVID-19、“双碳”目标等新兴环境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This course focuses on pressing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priority area highly emphasiz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It primarily introduces the social impa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issues. By integrating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fforts, policy directions, and future planning, the course analyzes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long with their principles.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irteen chapters, covering fundamental environ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water, soil, and air, as well as emerging topics such as COVID-19 and the "dual carbon" goals.
机器人创新实践-2024-2025-2
授课教师:9240241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 付明磊 教材 9787111736615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ROS机器人开发实践>
[1]. 2、https://www.coppeliarobotics.com/helpFiles/en/tutorials.htm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以VREP机器人仿真软件为环境平台,以BubbleRob三轮智能机器人为硬件平台,以Lua、Python为编程语言,通过使用VREP提供的remoteAPI接口,实现远程Python与本地Lua相结合的机器人控制机制,设计了机器人模型搭建、机器人运动控制、机器人自主避障、机器人PID运动控制、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自主导航、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导航六个智能机器人创新项目,项目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并实践机器人仿真流程机制、同步/异步以及阻塞/非阻塞式远程控制、PID自动控制、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数据流远程控制、基于opencv-python的图像处理、图像提取等知识与技术。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人原理-202421960
授课教师:210290,23013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4版)/(美)约翰1.克雷格(John J.Craig)著;负超,王伟课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ISBN-10 : 7111590317,ISBN-13 : 978-7111590316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
主要参考书目:
Springer handbook of robotics, Siciliano, B., & Khatib, O., Springer, 2016, ISBN:978-3-319-32552-1,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32552-1,
[1]. 软体机器人导论,文力、王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ISBN:978730260138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力学、控制与系统,重点讲解相关的数学及理论基础,包括机器人空间的描述和变换,机械臂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动力学,机械臂轨迹的生成和运动规划,机械臂的机构设计、机械臂的线性控制和力控制,机器人的编程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建模控制相关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创新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人原理实验-202421368
授课教师:210290,23013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4版)/(美)约翰1.克雷格(John J.Craig)著;负超,王伟课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ISBN-10 : 7111590317,ISBN-13 : 978-711159031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软体机器人导论,文力、王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ISBN:978730260138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结合《机器人原理》课程的理论内容,展开实验,在实践中学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力学、控制与系统,完成机械臂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动力学,机械臂轨迹的生成和运动规划的计算任务和测试任务,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系统等。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器人建模控制相关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创新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人原理实验-202422159
授课教师:210290,23013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4版)/(美)约翰1.克雷格(John J.Craig)著;负超,王伟课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ISBN-10 : 7111590317,ISBN-13 : 978-711159031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软体机器人导论,文力、王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ISBN:978730260138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结合《机器人原理》课程的理论内容,展开实验,在实践中学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力学、控制与系统,完成机械臂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动力学,机械臂轨迹的生成和运动规划的计算任务和测试任务,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系统等。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器人建模控制相关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创新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人原理实验-202422161
授课教师:210290,23013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4版)/(美)约翰1.克雷格(John J.Craig)著;负超,王伟课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ISBN-10 : 7111590317,ISBN-13 : 978-711159031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软体机器人导论,文力、王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ISBN:978730260138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结合《机器人原理》课程的理论内容,展开实验,在实践中学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力学、控制与系统,完成机械臂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动力学,机械臂轨迹的生成和运动规划的计算任务和测试任务,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系统等。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器人建模控制相关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创新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人原理实验-202422162
授课教师:210290,23013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4版)/(美)约翰1.克雷格(John J.Craig)著;负超,王伟课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ISBN-10 : 7111590317,ISBN-13 : 978-711159031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软体机器人导论,文力、王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ISBN:9787302601388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结合《机器人原理》课程的理论内容,展开实验,在实践中学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力学、控制与系统,完成机械臂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动力学,机械臂轨迹的生成和运动规划的计算任务和测试任务,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系统等。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器人建模控制相关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创新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学习实验-2025-2026-1
授课教师:230551
总学时:34
课程教材:《机器学习(Python+sklearn+TensorFlow 2.0)》是20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衡军 ISBN: 9787302559283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机器学习》,周志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ISBN:9787302423287
[1]. 《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Pang-Ning Tan著,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出版时间:2019-05-31,ISBN编号:9780273769224。
[2]. 《Mining Massive Datasets》, Anand Rajaraman, Jeff Ullman, and Jure Leskove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时间:October 2011, 出版时间:9781107077232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内容包括数据处理,经典机器学习模型和流行深度学习模型三大块,旨在让学生练习和运用已掌握的经典且应用广泛的机器学习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更好地满足现实中利用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等需求。本课程在介绍模型方法时将以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或者开发相关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和实践经验。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机器智能-2024春季-航空航天AA+先进制造AM
授课教师:180055,200065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王万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人工智能实验简明教程,焦李成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先修课程:概率统计、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1] 人工智能导论,李德毅,于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1]. [2]人工智能创新实验教程,田小林等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2]. [3] Robin R.Murphy, Introduction to AI and Robotics, Second Edition. (罗宾·墨菲,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 [4] Ian Goodfellow,Yoshua Bengio,Aaron Courville,Deep Learning,MIT Press,2016.
[4]. [5] 人工智能简史,尼克著,中国盲文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重点讲述机器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场景,旨在通过知识传授、专题研讨、主题竞赛等环节,吸引学生对智能科学前沿领域理念与技术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技术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密切结合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培育“理论奠厚基、实践出真知”的新工科思维。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计算机视觉-2024-2025-2
授课教师:240164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Richard,Szeliski,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2269151
先修课程:深度学习
主要参考书目:
深度学习,Ian Goodfellow/Yoshua Bengio,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主要讲述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涵盖传统计算机视觉基础、视觉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内容生成的视觉智能这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于计算机视觉的总体认识,为以后进入计算机视觉各分支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计算机视觉是当今学术界和工业界发展最快、最令人兴奋的人工智能学科之一, 并有广泛和最成熟的产业落地应用。 本课程旨在为有兴趣学习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应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计算机视觉实验-2024-2025-2
授课教师:240164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先修课程:深度学习
主要参考书目:
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Richard,Szeliski,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226915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计算机视觉实验课旨在带领学生们实践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锻炼编程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动手能力。课程将围绕计算机视觉基础、视觉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内容生成的视觉智能这三部分内容展开: 1. 学习使用Python编程语言,配置Jupyter Notebook环境,掌握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 2. 传统计算机视觉基础方面,通过实践图像基础变换、预处理、图像特征描述子SIFT等,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解决问题; 3. 视觉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面,通过实践基础神经网络、深度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s、自监督学习等,学生将学会如何应用深度学习的技术解决计算机视觉典型任务; 4. 内容生成的视觉智能方面,通过实践对抗生成网络、扩散模型等,学生将学会前沿的内容生成的核心技术,并应用来解决如人脸修复等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计算机网络-2025-2026-1
授课教师:210197
总学时:52
课程教材: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8版),[美] James F.Kurose,Keith W.Ross 著,陈鸣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ISBN:9787111712367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年出版,ISBN:9787121411748
[1]. [2] 计算机网络(第5版),[美] 特南鲍姆,[美] 韦瑟罗尔 著,严伟,潘爱民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ISBN:978730227462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作为一门面向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因特网体系结构的5层模型来组织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各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通过修读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体系结构、各层协议及其原理和标准等重要网络知识,了解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用途,了解基本的互联网编程模型,为后续相关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计算机网络实验-2025-2026-1
授课教师:210197,230551
总学时:34
课程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2版),王盛邦 编著,农革 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ISBN:9787302461234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1]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训,邓平、宁东玲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ISBN:9787302590361
[1]. [2]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李泗兰 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ISBN:9787121424557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配套课程,将在人工智能学院新建设好的先进计算网络实验室中授课。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先进计算网络实验室里的华为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来实现相关的网络配置实验,同时辅以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包分析工具Wireshark等软件的使用,通过这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开设本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通信机制,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主要的网络应用,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协议分析、应用编程等技术。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