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6
人体寄生虫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013059,013061,030062,070061,090066,120304,130243,200538,230129,240515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The Main Textbook (1)人体寄生虫学,诸欣平、苏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2018.8 Zhu Xinping, Su Chuan. Human Parasitology, 9th Edition (in Chinese), 2018,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何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18.3 He Ai. Human Parasitology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ition (in Chinese), 2018,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辅助教材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人体寄生虫学(8年制规划教材),吴忠道、诸欣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版, 2023.8 Wu Zhongdao, Zhu Xinping. Human Parasitology (for 8-year program students), 4th Edition (in Chinese), 2023,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人体寄生虫学,吴观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13.6
[1]. Wu Guanling, Human Parasitology, 4th Edition (in Chinese), 2013,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 2.人兽共患病学,刘明远等,科学出版社,第2版,2024.6
[3]. Liu Mingyuan et al., Zoonosis, 2nd Edition (in Chinese), 2024, Science Press.
[4]. 3.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上、下册),汤林华等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
[5]. Tang Linhua, Prevention, Control and Researches on Parasitic Diseases in China (in Chinese), 2012, Pe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6]. 4.Human Parasitology,5th Edited by Burton J. Bogitsh,Clinton E. Carter,Thomas N. Oeltmann. Elsevier 2018.
[7]. 5.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asitology, 10th Edited by David T. John, William A. Petri, and Gregorio Martin. Elsevier 2020.
[8]. 6.人体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吕志跃、杨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9]. Lv Zhiyue, Yangjing, Learning Guide & Exercise Book for Human Parasitology, 2015,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又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寄生虫病防诊治胜任力为导向,突出“基础性、关联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及防治现场联系,同时介绍与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临床思维的培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人体寄生虫学包括总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四部分内容。总论部分介绍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及防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等,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初步了解和广泛兴趣,提高同学们对学好《人体寄生虫学》重要性的认识。各论部分先介绍重要人体吸虫、绦虫和线虫等医学蠕虫学内容,再介绍疟原虫、弓形虫等医学原虫学内容,最后介绍与传病相关的蚊、蝇、白蛉等医学节肢动物学内容,授课的重点是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等内容。 理论授课中以寄生虫的生活史为中心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每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主要寄生虫的致病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在实验课教学中,学生通过标本观察、实验操作、动物实验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掌握我国主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及相关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依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充分结合我国在淋巴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等重大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全健康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深对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生态心理学-2022-2023-2
生物化学-2023-2024-2
授课教师:011100,012134,110001,110021,200057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专用,主编:高国全)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辅助教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主编:周春燕 药立波
[1]. 其他英文参考书
[2]. [1] Agutter PS, Wheatley DN. About Life-Concepts in Modern Biology. Amsterda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3]. [2]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15.
[4]. [3] Allison LA. Fundamental Molecular Biology.2nd ed.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2012.
[5]. [4] Berg JM, Tymoczko JL, Gatto CJ, et al. Biochemistry. 8thed.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2015.
[6]. [5] Brown TA. Gene Cloning and DN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Wiley Black well,2010.
[7]. [6] Devlin TM.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11.
[8]. [7] Ferier DR. Lippincott's Ilustrated Reviews; Biochemistry.7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7.
[9]. [8] Krebs J, Coldstein E, Kilpatrick S. Lewins Genes Xl. Boston: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2017.
[10]. [9] Lodish H, Berk A, Kaiser CA,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8th ed.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2016.
[11]. [10] Meisenberg G, Simmons WH. Principles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3rd ed. Mosby: Elsevier,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鉴于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学理念、技术、方法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力图突出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专业的特点:以正常人体组成及新陈代谢为主体,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调控;强调各种物质代谢途径的生物学与医学意义。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各种生理活动必须依赖的细胞信号传递;扩展新知识,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RNA干扰等,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种化学物质代谢的规律、动态变化、调控原理以及新进展。突出专业特点,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集成专题,讲授生化知识与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学的关系。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酶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八章 基因重组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九章 糖代谢 第十章 脂类代谢 第十一章 生物氧化 第十二章 氨基酸代谢 第十三章 物质代谢调节与细胞信号转导 第十四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第十五章 肝胆生物化学 第十六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十七章 肿瘤的生化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生物化学-2023-2024-2
授课教师:011100,012134,110001,110021,200057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专用,主编:高国全)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辅助教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主编:周春燕 药立波
[1]. 其他英文参考书
[2]. [1] Agutter PS, Wheatley DN. About Life-Concepts in Modern Biology. Amsterda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3]. [2]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15.
[4]. [3] Allison LA. Fundamental Molecular Biology.2nd ed.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2012.
[5]. [4] Berg JM, Tymoczko JL, Gatto CJ, et al. Biochemistry. 8thed.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2015.
[6]. [5] Brown TA. Gene Cloning and DN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Wiley Black well,2010.
[7]. [6] Devlin TM.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11.
[8]. [7] Ferier DR. Lippincott's Ilustrated Reviews; Biochemistry.7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7.
[9]. [8] Krebs J, Coldstein E, Kilpatrick S. Lewins Genes Xl. Boston: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2017.
[10]. [9] Lodish H, Berk A, Kaiser CA,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8th ed.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2016.
[11]. [10] Meisenberg G, Simmons WH. Principles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3rd ed. Mosby: Elsevier,20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鉴于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学理念、技术、方法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力图突出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专业的特点:以正常人体组成及新陈代谢为主体,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调控;强调各种物质代谢途径的生物学与医学意义。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各种生理活动必须依赖的细胞信号传递;扩展新知识,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RNA干扰等,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种化学物质代谢的规律、动态变化、调控原理以及新进展。突出专业特点,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集成专题,讲授生化知识与医学检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学的关系。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酶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八章 基因重组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九章 糖代谢 第十章 脂类代谢 第十一章 生物氧化 第十二章 氨基酸代谢 第十三章 物质代谢调节与细胞信号转导 第十四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第十五章 肝胆生物化学 第十六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十七章 肿瘤的生化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2024-2025-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Enzy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Glycoprotein and Proteoglyca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Lipid metabolism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Nucleic Acids Metabolism
Energy molecular metabolism
Metabolism of the Nonnutritive Substance
Metabolic Integration & Regulation
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NA Biosynthesis
DNA Biosynthesis,Damage and Repair
Patterns of inheritance
RNA biosynthesis
Protein Biosynthesis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Cell signaling and Transduction
Dysfunction of Cell signaling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s
Dys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related antitumor drugs
Drugs targeting signaling transduction molecules
DNA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Commo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Hemoglobin and the hemoglobinopathies
Single-gene disorders
Polygenic and multifactorial inheritance Genetic factors in common diseases
Chromosome disorders
Cancer genetics
Treatment of genetic disease
Population genetics
Screening and prenatal testing for genetic disease
Genetic counseling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生物拉丁文-2022-2023-2
授课教师:崔融丰,包童
总学时:38
课程教材:叶创兴,石祥刚等,2012. 植物拉丁文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主要参考书目:
雷立柏,2014. 简明拉丁语教程。商务印书馆。
[1]. 麦克雷,2014. 拉丁语基础教程。商务印书馆。
[2]. 雷立柏,2010. 拉丁语入门教程(I)(II)。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沈显生,Antonio Ziosi,2015. 植物学拉丁文(第3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4]. 李峰,巢建国. 2018. 医药拉丁语。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李峰,巢建国. 2017. 中药拉丁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拉丁语是一门古老的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意大利语族,于古罗马广泛使用,拉丁语与希腊语同为影响欧美学术与宗教最深的语言,掌握一定程度的拉丁文知识是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的必备素质。 本课程将从拉丁文基本知识入手,逐步介绍拉丁文语音、初级词法、句法及常用搭配,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常见的动植物学、医药学等专业生命科学范畴词汇,能够阅读简单的生物学拉丁文材料。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运用古罗马历史铭文、拉丁文文学艺术作品等材料,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加深对欧洲历史及世界语言发展格局的认识,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可视化-2022-2023-2
授课教师:220547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for Web.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with D3
[1]. Python学习手册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据的可视化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产出的重要表征形式。可视化后的数据能够高效展现数据分布特征、深入解释潜在信息、智能化的呈现数据属性,是开展大数据分析决策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一方面从理论出发,通过讲授可视化科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数据可视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结合丰富多样的可视化技术与工具,以可视化案例为基础,开展可视化方法的实操教学,帮助学生熟练可视化的基本工具。通过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旨在培育学生的大数据可视化知识与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2023-2024-1(2)
授课教师:004924,040114,090042,150163,180342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Korth, S.Sudarshan编写的DATABASE SYSTEM CONCEPTS(第六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311754. 2、辅助教材:主讲教材对应的中文版,杨冬青等译,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ISBN:9787111375296。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R. Ramakrishnan and J.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3rd Ed. McGraw-Hill, 2002, ISBN 0-072-46563-. 影印版:《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ISBN 7-302-07555-7。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40664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以及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教学内容包括(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3)数据库系统原理和机制。课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牵涉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又包含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学分析III-2023-2024-1(3)
授课教师:070106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教材:邓东皋、尹小玲编著,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I,数学分析II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朱匀华, 周健伟, 胡建勋, 数学分析的思想方法,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分析(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元微积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完整掌握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的基本理论体系;了解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以及它们所描述的几何、物理背景。本课程为数学分析整体教学的最后一学期(第三学期),将完成数学分析全部基本内容的教学,为后续数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分析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是数学专业类最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现代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具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字图像处理-2023-2024-2
授课教师:200047,200056,200164
总学时:72
课程教材:1. 数字图像处理(第3版),Rafael,C.,Gonzalez(拉斐尔,C.,冈萨雷斯)著,阮秋琦 等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 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第2版)(本科教学版),R.C.冈萨雷斯(Rafael C. Gonzalez),R.E.伍兹(Richard E. Woods),S.L.艾丁斯(Steven L. Eddins) 著,阮秋琦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1. 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版),贾永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数字图像处理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定知识方可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以信息科学通用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教程为基础,同时针对遥感影像获取平台以及遥感影像处理自身特点做出适当增减及调整,使得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生学习后能学以致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图像类型、成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何获取数字图像并对其进行空间域及频率域操作、复原与重建操作、编码操作、形态学操作以及压缩编码等技术。同时,通过实验课学习,学生应能独立使用简单的函数对数字图像进行理论教学环节设计的图像处理操作、同时能使用Matlab或及Octave等软件提供的工具箱包含的函数对数字影像进行相关处理。学生应了解ENVI、SNAP等遥感软件所具备的数字图像处理的数学及算法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技能,以便在处理遥感图像打下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遥感类软件开发及二次开发技能。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的选修方向课程。本课程以满足社会应用和科学研究对数字图像技术的需求为出发点,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典型应用。该课程目前作为数学学院(珠海)专业硕士培养课程的一环,并参与进院内本硕贯通课程供有兴趣的本科生选修。
2.课程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处理方法,掌握数字图像的空间域、频域处理方法,一般掌握图像分割、恢复和压缩的方法,理解图像各种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实用技术,并且对该领域的现有问题有一般了解,熟悉Python相关软件操作,以Python为例了解相关开发工具使用, 能针对生产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锻炼成长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讲解重点是针对数字图像能够改善质量、合成特殊效果和识别内容的各种方法及其算法,包括1)图像数字化;2)颜色模型;3)代数运算;4)逻辑运算;5)几何变换;6)图像变换;7)图像增强;8)图像复原;9)图像分割;10)形态学;11)图像识别。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学生能够全面熟悉各种处理方法,并深入掌握各自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数字信号处理-2024-2025-2(2)
授课教师:21029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自编讲义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
主要参考书目:
数据科学引导,欧高严,朱占星,董彬,鄂维南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五版),程佩青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 数字信号处理(第五版),高西全,丁玉美 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3].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奥本海姆等(著), 刘树棠(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讲授离散时间信号、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对采样理论的简单介绍,对离散线性移不变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细致描述和分析,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课程将涉及一些重要的变换,如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高效的算法实现,即快速傅里叶变换。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图像处理-202313271
授课教师:020149,180385,190204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章毓晋编著.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第3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算法原理
主要参考书目:
[1]Rafael C. Gonzalez, Richard E. Woods著,阮秋琦等译. 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1]. [2]Rafael C. Gonzalez等,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2]. [3]姚敏编著. 数字图像处理(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 [4]IEEE、ACM、SPIE等相关期刊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综合学科。本课程系统、全面介绍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辩证思维能力,掌握智能交通等应用领域视觉信息获取的方法,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为科研、生产、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微电子制造工艺-2024-2025-1
授课对象: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课程门类: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
王蔚 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集成电路制造基础工艺,重点阐述核心及关键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学生将较为全面的掌握单晶硅衬底结构特点,体硅和外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硅基常规平面工艺的各单项工艺:氧化、掺杂、薄膜制备、光刻、工艺集成与封装测试等的原理、方法、设备,以及依托的技术基础和发展趋势。
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2023-2024-1(2)
授课教师:230027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牟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戴维.A.帕特森等著,易江芳等译: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原书第5版·RISC-V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
主要参考书目:
David A. Patterson and John L.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 Software Interface RISC-V Edition, Second Edition (CS:APP3e), Elsevier, 202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件及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本课程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数据表达、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系统、常用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等体系结构技术。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微纳电子器件-2023-2024-2(2)
授课教师:210143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微电子器件》,陈星弼、陈勇、刘继芝·、任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
主要参考书目:
《集成电路产业全书》,王阳元,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1]. 《Emerging Nanoelectronic Devices》,An Chen, James Hutchby, Victor Zhirnov, George Bourianoff,WILEY,201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针对现代集成电路中常用的微电子器件,讲授多种类型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相关技术,如平面晶体管、SOI 器件、多栅场效应晶体管、负电容晶体管、高迁移率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同时结合先进工艺节点下新型器件的发展趋势,介绍非经典器件如超陡亚阈摆幅器件、自旋电子器件、二维半导体器件及新型存储器件的相关技术。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实际应用,讲授纳米尺度下微电子器件的仿真、建模及可靠性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微纳电子器件-2024-2025-2
授课教师:210143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微电子器件》,陈星弼、陈勇、刘继芝·、任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
主要参考书目:
《集成电路产业全书》,王阳元,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1]. 《Emerging Nanoelectronic Devices》,An Chen, James Hutchby, Victor Zhirnov, George Bourianoff,WILEY,201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针对现代集成电路中常用的微电子器件,讲授多种类型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相关技术,如平面晶体管、SOI 器件、多栅场效应晶体管、负电容晶体管、高迁移率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同时结合先进工艺节点下新型器件的发展趋势,介绍非经典器件如超陡亚阈摆幅器件、自旋电子器件、二维半导体器件及新型存储器件的相关技术。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实际应用,讲授纳米尺度下微电子器件的仿真、建模及可靠性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