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81
英语学术讲座与交流(核心通识)-2024-2025-1
授课教师:005979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陈美华(主编),2013,学术交流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 2、胡庚申(主编),2013,国际会议交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3、Edward de Chazal & Louis Rogers. 2013. Oxford EAP: A Course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4、Kenneth Anderson, Joan Maclean, Tony Lynch. 2004. Study speaking: a course in spoke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n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5、Miriam Espeseth. 1999. Academic encounters: listening, note taking and discussion: content focus human behavi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化学术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突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和国际化;围绕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学术讲座开展学术听说与交流活动,注重扎实的英语学术训练,并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将按照学术讲座与交流的体裁和题材分类开展教学实践。学生需要结合所学专业,分专题完成大量的英语学术讲座视听任务,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批判性学术交流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完成各项学术交流任务。本课程按不同的英语学术讲座与交流主题分为“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等12个章节,每个章节3学时。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英语语音-2024-2025-2
授课教师:119073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王桂珍(2011),《应用英语语音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 Ann Baker (2009), An Intermediate Pronunciation Course,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1. 掌握IPA音标的标准写法并能熟练认读;2. 纠正受方言或普通话影响的英语发音;3. 提高重读、弱读、连读、停顿等朗读技巧;4. 改善英语语调;5. 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发音区别。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24-2025-2
授课教师:050190,180235,180347,200384,210223,220178
总学时:108
课程教材:孙长颢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赵秀娟, 吕全军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陈炳卿. 现代食品卫生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1.
[1].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9.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3.
[3]. Shils ME,et al. 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9th edition.
[4]. Erdman,et al. Present knowledge in nutrition,10th edition.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食物、营养及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它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大学科内容。营养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食物来源,有关营养相关疾病防治、膳食改善的相关措施及政策等基本理论和知识。食品卫生学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途径、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检测及监测等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影像诊断学-202412610
授课教师:041007,041021,041029,061059,071049,071050,081049,111121,121071,131140,131145,141175,151111,151118,151121,151123,151137,812153,812191,812239,812298,812476,812524,819103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金征宇主编,《医学影像学》第三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孟悛非主编,《医学影像学》第四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1]. 2.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3. 唐光健、秦乃姗.现代全身CT诊断.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13
[3]. 4.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4]. 5. 田家玮、张运、姜玉新 超声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6. R.G.Grainger,D.J.Allison,A.Adam,et al.,Diagnostic Radiology-A Textbook of Medical Ima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医学影像学包括影像诊断和影像介入两部分,是医学本科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医学基础过渡到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随着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X线、电磁学等技术的发展,原先单一的X线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已发展成为包括CT、MRI、DSA、US、PET和影像介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学》。学生在完成病理学和部分诊断学课程后开始教授《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CT、MRI、DSA、超声、介入等内容。《医学影像学》属于形态学科,教学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重视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理论讲授要注意与阅读影像学图像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如解剖和病理标本、模型、计算机教学软件、电脑视频等方法,避免抽象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影像学要密切联系临床,联系和印证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学科的有关基础理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讲多练,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片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寓医德于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德育、智育的全面成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思政教育。首先较强树立学生的爱国主意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治病救人、关爱患者的医学人文精神。教师自身应具备思政教育的思想意识,重视执行思政教育,在课堂及日常行为中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寓医德于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医学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从实际工作出发,向医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弘扬祖国医学的精髓文化、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在临床中,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职业操守、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精神境界,使医学专业学习过程更具有人性化、道德化。教师要积极运用医德典范,鼓励学生多阅读人文艺术类书籍,引导学生形成高尚医者精神,增强职场胜任力。帮助学生树立讲法律意识贯穿于工作之中。总之,教师的思政教育,要把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培养人们满意的医生,帮助学生实现医学梦。 《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将医学影像学理论分为要求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综合诊断能力。通过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原理,掌握常见疾患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介入治疗的原则;熟悉各类影像检查技术在各系统疾病的应用特点;了解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和新技术;能综合运用医学影像学信息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影像诊断学-202412636
授课教师:041007,041021,041029,061059,071049,071050,081049,111121,121071,131140,131145,141175,151111,151118,151121,151123,151137,812153,812191,812239,812298,812476,812524,819103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金征宇主编,《医学影像学》第三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 孟悛非主编,《医学影像学》第四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1]. 2.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3. 唐光健、秦乃姗.现代全身CT诊断.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13
[3]. 4.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4]. 5. 田家玮、张运、姜玉新 超声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6. R.G.Grainger,D.J.Allison,A.Adam,et al.,Diagnostic Radiology-A Textbook of Medical Ima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医学影像学包括影像诊断和影像介入两部分,是医学本科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医学基础过渡到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随着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X线、电磁学等技术的发展,原先单一的X线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已发展成为包括CT、MRI、DSA、US、PET和影像介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学》。学生在完成病理学和部分诊断学课程后开始教授《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CT、MRI、DSA、超声、介入等内容。《医学影像学》属于形态学科,教学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重视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理论讲授要注意与阅读影像学图像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如解剖和病理标本、模型、计算机教学软件、电脑视频等方法,避免抽象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影像学要密切联系临床,联系和印证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学科的有关基础理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讲多练,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片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寓医德于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德育、智育的全面成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思政教育。首先较强树立学生的爱国主意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治病救人、关爱患者的医学人文精神。教师自身应具备思政教育的思想意识,重视执行思政教育,在课堂及日常行为中注意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寓医德于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医学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从实际工作出发,向医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弘扬祖国医学的精髓文化、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在临床中,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职业操守、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精神境界,使医学专业学习过程更具有人性化、道德化。教师要积极运用医德典范,鼓励学生多阅读人文艺术类书籍,引导学生形成高尚医者精神,增强职场胜任力。帮助学生树立讲法律意识贯穿于工作之中。总之,教师的思政教育,要把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培养人们满意的医生,帮助学生实现医学梦。 《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将医学影像学理论分为要求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综合诊断能力。通过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原理,掌握常见疾患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介入治疗的原则;熟悉各类影像检查技术在各系统疾病的应用特点;了解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和新技术;能综合运用医学影像学信息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预防医学-2023-2024-2
授课教师:050190,170270,180235,180236,190051,200384,210052,210208,210223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凌文华. 《预防医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
主要参考书目:
朱启星. 《卫生学》.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 朱启星. 《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孙贵范.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 Donald G. Kaufman, Cecilia M. Franz. Biosphere 2000.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2000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预防医学是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预防医学的教学要使学生全面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充分认识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树立预防为主的医学观念,掌握预防知识的理念、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知识及技能,更好地掌握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按照“三级预防”的原则作好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了解我国卫生改革政策与发展中有关防病和保健的政策和措施,提高主动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自觉性。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原子物理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160039,180136,180137,180729
总学时:52
课程教材: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
主要参考书目:
原子物理学 褚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普通物理基础课程, 与分设的《近代物理实验》课及后续的《量子力学》课程密切相关。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探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初步实现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的思维转换,牢固掌握原子角动量合成的量子化定则与原子能级及其精细结构关系,并能进行光谱计算;从Pauli不相容原理出发,能理解原子中多电子排布的规则;在理解基态原子核结构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原子核衰变的描述及原子能的释放方式及其应用。 作为拓展,使学生了解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人工原子结构及其量子调控的前沿研究现状和进展。 本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并且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著名物理实验及原子物理学的实际应用案列。但是,这些实验一般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即近代物理实验)来开设,课程相关的应用案例展示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也比较庞大复杂,很难进行课堂演示。为此,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还是课堂讲授,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中与本课程有关的一些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如光谱仪使用、弗兰克一赫兹(F-H)实验、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等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实验,安排同步进行。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运筹学-2024-2025-2
授课教师:040077,060144,210157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运筹学 第5版(本科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规划
主要参考书目:
[1] 《运筹学(第9版)》 (英文影印版),希利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 [2] 《运筹学导论•高级篇(英文版•第8版)》,塔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3] 《运筹学导论•初级篇(英文版•第8版)》,塔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本课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运筹学的基本建模方法,一般掌握运筹学的基本解题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了解运筹学各分支和高等运筹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运筹学简介、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单纯形法、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图与网络优化、对策论基础和决策分析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室多媒体设备教学,通过讲义讲授运筹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例子,并讲解本课时的难点;每周布置1次作业,作业从课后习题中和讲义选取,课前会对上一课时中的课后习题和作业疑问进行讲解。实验课安排1次建模大作业。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侦查、证据与判案-2024-2025-2
授课教师:060075,210160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在同类教材中,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等。凡教材选用范围中有“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必须选用工程重点教材。) 徐为霞、赵向兵:《侦查学总论》(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15年; 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17年。 2、辅助教材 王传道主编:《刑事侦查学》(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 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出版社,2019年; 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
先修课程:刑事诉讼法
主要参考书目:
1.徐为霞、赵向兵:《侦查学总论》(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15年;
[1]. 2.许昆主编:《侦查学》(高等学校公安学类核心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2]. 3.王传道主编:《刑事侦查学》(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4.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17年;
[4]. 5.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出版社,2019年;
[5]. 6.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自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来,确保“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案件事实与证据经得起审判检验"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对侦查取证行为进行具体指导与规范,以确保案件证据符合审判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对侦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侦查环节如何发现与犯罪相关证据、规范收集获取证据,审判阶段的举证、质证与认证程及相应的规则和方法,结合真实,典型案例进行系统讲授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诊断学-2024-2025-1
授课教师:830113
总学时:144
课程教材:《诊断学》 万学红、卢雪峰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9版 2018年6月出版 Diagnostics, Chief editor: WANG Xuehong, LU Xuefe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9th Edition, June 2018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参考书目:
《临床诊断学》 万学红、陈红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2015年6月出版
[1]. Clinical Diagnostics, Chief editor : WANG Xuehong, CHEN Ho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3rd Edition, June 2015
[2]. 《实验诊断学》 尚红、王兰兰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2015年5月出版
[3]. Laboratory Diagnostics, Chief editor: SHANG Hong, WANG Lanlan,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3rd Edition, May 2015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它论述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显示疾病存在的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以及检验技能,教授了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使学习者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 通过学习诊断学达到以下目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牢固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手法,熟悉常用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通过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416822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2416038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韩口译理论与实践-2025-2026-1
授课教师:250556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韩中·中韩口译教程》金宣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第1次印刷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1]. 孙志凤 编著 :《中韩口译入门(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张敏、(韩)金宣希编著:《中韩翻译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张蕊 编著:《中韩韩中交传速记教程(第一版)》,商务印书馆,2023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大学本科朝鲜语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已步入韩国语高年级的学生了解中韩·韩中翻译的基本理论,通过理论讲解和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双语翻译水平。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所想所思为教学起点,学生欲知想学的为教学内容,将提升学生的中韩双语翻译水平为教学目标。课堂上,首先通过引用事例,导入并说明中韩·韩中理论;然后进行相应的事例解析,以加深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最后结合双语翻译练习确认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级宏观经济学(英)-2023-2024-2
授课教师:216257,216764,216827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主要参考书目:
1. Diewert, W. E. (2011), Introduction to Measurement with Theory, Macroeconomic Dynamics, 161(1), 1-5.
[1]. 2. Friedman, M. (1968),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1), 1-17.
[2]. 3. Greenwald, B. and Stiglitz, J. (1993), New and Old Keynesia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7(1), 23-44.
[3]. 4. Jones, C. (2015), Parato and Piketty: The Macroeconomics of Top Income and Wealth Ine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1), 29-46.
[4]. 5. Keynes, J. M. (1937),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1(2), 209-223.
[5]. 6. Lucas, R. Jr. (1995), Monetary Neutrality, Nobel Prize Lecture.
[6]. 7. Mankiw, G. (2006), The Macroeconomist as Scientist and Enginee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4), 29-46.
[7]. 8. Piketty, T. (2015), Putting Distribution Back at the Center of Economics Reflections on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1), 67-88.
[8]. 9. 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04):68-79+207.
[9]. 10.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06):51-60.
[10]. 11.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08):3-14+80.
[11]. 12.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修订[J].经济研究,2021,56(04):180-197.
[12]. 13. 易纲.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8(03):9-11.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扩展学生关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则的认知。本课程将启发学生利用经济模型来思考现实世界中重要的经济现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基于经济学初等课程——《经济学原理》,本课程将进一步拓展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理论。本课程讨论的主题包括:宏观数据、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开放经济、IS-LM模型、增长模型和宏观政策分析。 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 本课程将教授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模型。同时,本课程将阐述怎样利用这些方法和模型来分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 1.度量经济: 学生将学习怎样度量宏观经济。特别地,学生们将学到宏观经济的若干重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失业率等。 2.短期中的经济: 学生将学习怎样建立IS-LM模型并用以研究短期中的经济波动和总需求变化。 3.长期中的经济: 学生将学习怎样建立索洛(Solow)模型并用以研究经济体是怎样随着时间增长的。 4.宏观经济政策: 学生将学习怎样利用宏观模型来分析宏观政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级微观经济学(英)-2024-2025-1
授课教师:120027,130021,150102,177102,230567
总学时:54
课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第2版,颜鹏飞,2014,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主要参考书目: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9th edition)” by H.Varian, W.W. Norton & Company, 2014. 4.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设计旨将学生在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学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扩展,使他们能用基本的经济学模型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本课程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通过基本微观模型得出的主要微观经济话题及理论。本课程涉及的主题有:效用、消费者理论、公司理论、市场理论、垄断及寡头模型、完全竞争、博弈论、公共品、外部性。 课程特点: 本课程使用全英文教学,课程难度与国际一流大学项目中的相应课程。可为本院学生出国交换提前打好基础,也为本院的外国交换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山医学院(23级临床)-形势与政策-202423956—183人(已交完)——文净 黄星
授课教师:006166,012168,180386,210254,220106,220135,220136,220139,220207,220539,230098,230103,230127
总学时:90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2024、2025年。(注:各个学期均以最新出版的教材使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辅助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每个章节指定一定数量、明确的阅读资料)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1]. [2]党和国家各种重要会议资料等。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引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中医学-2025-2026-1
授课教师:133057,113109,831233,830945,123082,123081,053032,153060,133121,830614,730755,830607,133120
总学时:40
课程教材: 《中医学》,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2024
先修课程:无
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学》,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2024
[1]. 《中医诊学基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医诊断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医诊断学问答》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4]. 《中医方剂学》 王义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2009
[5]. 《中医内科学》 肖振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010
[6]. 《中医基础理论》张安玲,徐胤聪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009
[7]. 《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基本的概念,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医学的科学性、在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理解。 我校是西医院校,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学科,因此,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中医学实际上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既有启蒙入门的性质,但又是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40个学时内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方法、辨证论治体系。我们充分地考虑了这些特点,编写了较为详细与具体的教学大纲内容,以期学生能扎实地获得比较系统而又重点突出的中医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为理论讲授,理论授课40学时。讲授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病因病机、四诊、治则、方药、针灸、辨证等内容。 大纲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其标准是:掌握是要求对内容能理解与记忆;熟悉是要求对内容能理解;了解则要求有初步的概念。对讲授内容的要求分重点阐明、阐明、简述等几方面,其标准是:重点阐明要求系统详细地说明;阐明是要求较系统扼要地说明;简述是要求作一般性说明。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2024-2025-2
授课教师:170282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科技论文写作》,郭倩玲,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150516,出版时间:2016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 随着网络的发展,全球迈进信息爆炸新时代,信息的传播与热度尤为重要。置身快节奏时代,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的高效传递至关重要。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高效率、高速率、高热度等传播特点,图片传播信息的能力远胜于文字。图片符合当下大众浅阅读的习惯和心理。优质的专业绘图能让文章增色生辉,更好揭示科研规律。相比于以前的科研绘图,近年来对专业学术图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校的论文写作课程中,往往侧重对文字的精准性、语言的流畅性、行文的逻辑性进行指导,忽视了专业科技论文绘图的重要性。然而,当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几乎都涉及专业报告图表汇总、实验规律揭示图、数据汇总图、科技封面图设计等图,同时涉及大量抽象概念的图像化,因此,开设专业学术制图技术的课程,通过专业科技图高效揭示科学规律,尤为重要。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主要以Photoshop等绘图工具为基础,讲述专业学术图片的制作。涵盖以下教学内容:绪论、计算机绘图原理与图片属性、素材的搜寻、美化与导入、图片的区域选择与编辑、背景设计、专业制图中的色彩、专业绘图中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文字、数据图、组合图、立体化、复杂不规则元素的设计、装置图与流程图、gif 动态图的设计、图片摘要与封面图等。此外,在本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还贯穿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着诚信至上、推崇原创的精神,鼓励学生设计原创作品,并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业学术制图技术课程是学科专业与数学、美学、设计学相结合而成融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绘图设计与美化技巧、创作专业数据图、示意图、封面图,并有机会参与学术论文的写作,将其作品发表在知名刊物、学生也能在更好地在本专业其它课程中展示PPT与成果、提升作业的质量。进一步,还能提升学生申请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的机率(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有利于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更好名次,也可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有利于全面提升本科生专业素养、计算机操作水平、审美能力、思辨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学生本科毕业后在工作职场、读研读博深造中也能利用本课程学习的专业绘图技术,学习本课程有助于顺利完成工作汇报、组会报告展示、毕业论文答辩汇报等多种任务,高效直观通过专业绘图,揭示科研规律,表达复杂的观点,展示较高的职业与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创作出科研性、趣味性、艺术性等元素融为一体的科研绘图成为现代科研顶刊标配。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专业英语及文献(材料物理专业)-2024-2025-1(3)
授课教师:180215
总学时:36
课程教材:1、主讲教材 《专业英语及文献》(材料物理)自编讲义; 2、辅助教材 (1)《物理学专业英语》,仲海洋、姚丽、王轶卓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大学专业英语——材料英语》,卜玉坤 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材料物理科技英语》,毛样武 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 (4)《物理专业英语》,李淑侠、刘盛春 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
主要参考书目:
1.《学术英语读写教程》,杨金才 主审,肖飞 总主编, 鲍志坤 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1]. 2.《学术英语教程》,邓晓明 主审,陈海霞 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3.《科技英语(电子类)》第三版,秦荻辉 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4.《学术英语写作》,余莉、陈洁、梁永刚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课程是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科技词汇,熟悉专业英语文献及资料的查阅,了解科技英语写作方法,并且具备撰写英语论文、英语学术口头报告和交流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材料物理专业的常见英语词汇词组,常见材料种类、性能及制备的英语表达,常见物理现象、物理学定律、数学公式等的英语表达,英语专业文献的查阅和写作,以及英语学术报告和交流的听说技能。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并且设置学生英语口头报告练习及指导环节。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